关于根本的诗词[宋代](536首)

381 《山人送桧植于当门偶成》 宋·陈著

山人知我岁寒情,十里移来老眼醒。
凿破苍苔方丈地,种为门户四时青。
青寒亦自雪霜意,世变从他风雨腥。
牢立本根须畅茂,不施巧结看真形。

382 《送黄少孺远游》 宋·陈著

慈溪先生擅天章,胸中奎壁躔诸郎。
君生坐后秀愈卓,骨骼昂昂气扬扬。
黄金满籯父训重,青简插架家传光。
九经本也末百氏,一目谁如我百行。

383 《送楼佺提举赴省》 宋·陈著

绿发方山冠,白玉气色温。
高谈霏木屑,不问能知文。
去秋夺标归,今步南宫云。
儒科青毡耳,指取气欲吞。

384 《送严心传鄞县学教任满》 宋·陈著

贤哉昔鲁山,心地出芝兰。
不负义方教,相传本色官。
三年脚根正,万里路头宽。
须信功名事,要教人耐看。

385 《外孙黄相儿求诗》 宋·陈著

可人黄外孙,来吾与汝言。
是为慈溪嫡,未离嵩绿门。
以身答世谱,学问为本根。
吾言虽老拙,铭心其永存。

386 《次龙东平赵益三首·凤花》 宋·陈著

翠红翼翼宝坊閒,曾入瑶宫白玉兰。
飞上朝阳瑞天下,灵根变化本无难。

387 《次韵应诚则次杨君贵来求乃父长卿墓铭》 宋·陈著

眼中宿草感怀长,听彻啼鹃送洛阳。
萍世生涯随日异,花崖门径尚风光。
心知父志能全我,文得家传早擅场。
天也有人方寸事,本根深处自流芳。

388 《应吴伯秀县尉教鄞学求诗》 宋·陈著

四明万丈崖,佳气蒸氤氲。
融结固有在,特起谁如君。
丹霄舞飞霞,青春蔼奇芬。
目下开五色,剩把天香分。

389 《赠彭花翁牡丹障》 宋·姚勉

洛之花图欧公诗,惊怪天巧呈新枝。
自言当时记者数十种,姚魏后有潜溪绯。
蜀之花图景仁句,香雪蕊金藏不露。
径围三尺瑞云红,尚有二花添未具。

390 《山中有花一种俗名花叶不相见感而赋之》 宋·胡仲弓

世间雁燕本无情,天上参商谁会面。
花叶自是同根生,何事开时不相见。

391 《拟古五首》 宋·何梦桂

本落不离根,菊槁不离枝。
我怀父母心,岂原生别离。
皇路謇幽蔽,民用婴百罹。
南枝栖越鸟,忍逐北风飞。
北风藐万里,分此无回期。
骨配化为尘,魂魄将南归。

392 《投后村先生刘尚书》 宋·蒲寿宬

采松北山下,日与樵者亲。
寸尺拾遗坠,时以供炊薪。
日跻白云冈,暮宿芳草滨。
疏泉溉其本,镜心澄尔神。

393 《次韵吴雅翁秋怀四首》 宋·黎廷瑞

西风吹梧桐,一叶堕寒玉。
飘飘转千崖,亹亹侵万木。
霜露行复降,雪霰飞相逐。
幽居感时运,清夜理商曲。

394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 宋·仇远

七十古所希,我今六十余。
干时本无策,谋生术尤疏。
就食泮水宫,学辅乏薪蔬。
凜凜座无毡,踽踽出无驴。

395 《寄史贵质》 宋·仇远

淳佑六十翁,生遇时节好。
朝游渔樵社,晚入诗酒保。
不为名利缚,刚被花月恼。
时发少年狂,未省身已老。

396 《小圃》 宋·华岳

舍北有余隙,平褫作小园。
花存四五本,竹种两三根。
风伯倩摇佩,月娥烦佐尊。
谁知方丈裹,别有一乾坤。

397 《送简簿》 宋·王炎

路入天南庾岭根,梅花落尽已春深。
中年气本须调护,莫受蛮烟瘴雨侵。

398 《和汪诚之韵》 宋·王炎

昏昏未必晦,昭昭未必明。
浑浑未必浊,漻漻未必清。
吾道本自贵,国爵亦可并。
所以鲁素王,但欲比老彭。

399 《拟洛下分题》 宋·释智圆

茯苓人本自松根得,名因象物彰。
为医君可信,除疾我偏良。
捐躯必自强。
无劳问踪迹,名字在仙方。

400 《湖居感伤》 宋·释智圆

迷真渺无始,飘业产钱唐。
外族宗南郡,门风祖偃王。
微缘先劫种,宿习妙龄彰。
父母怜多病,亲实怪异常。

* 关于根本的诗词 描写根本的诗词 带有根本的诗词 包含根本的古诗词[宋代](5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