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楼外雨的诗词[唐代](143首)

121 《灵溪老松歌》 唐·卢士衡

灵溪古观坛西角,千尺鳞皴栋梁朴。
横出一枝戛楼阁,直上一枝扫寥廓。
白石苍苔拥根脚,月明风撼寒光落。

122 《方响歌》 唐·牛殳

乐中何乐偏堪赏,无过夜深听方响。
缓击急击曲未终,暴雨飘飘生坐上。
铿铿铛铛寒重重,盘涡蹙派鸣蛟龙。

抒情

123 《山居八咏》 唐·常达

身闲依祖寺,志僻性多慵。
少室遗真旨,层楼起暮钟。
啜茶思好水,对月数诸峰。
有问山中趣,庭前是古松。

游侠生活

124 《苦热行》 唐·僧鸾

烛龙衔火飞天地,平陆无风海波沸。
彤云叠叠耸奇峰,焰焰流光热凝翠。
烟岛抟鹏亸双翅,羲和赫怒强总辔。

125 《登鄱阳寺阁》 唐·贯休

寺楼闲纵望,不觉到斜晖。
故国在何处,多年未得归。
寒江平楚外,细雨一鸿飞。
终斅於陵子,吴山有绿薇。

126 《怀道林寺因寄仁用二上人》 唐·齐己

名山知不远,长忆寺门松。
昨晚登楼见,前年过夏峰。
雨馀云脚树,风外日西钟。
莫更来东岸,红尘没马踪。

127 《怀道林寺因寄仁用二上人》 唐·齐己

名山知不远,长忆寺门松。
昨晚登楼见,前年过夏峰。
雨馀云脚树,风外日西钟。
莫更来东岸,红尘没马踪。

友情愁苦

128 《谢虚中上人晚秋见寄》 唐·齐己

楚外同文在,荆门得信时。
几重相别意,一首晚秋诗。
日暮山沈雨,莲残水满池。
登楼试南望,为子动归思。

129 《望西山》 唐·修睦

积翠异诸岳,令人看莫休。
有时经暮雨,独得倚高楼。
云外僧应老,林间水正秋。
到头归隐处,岂在问嵩丘。

宋词三百首小学古诗水乡写景写人抒怀

130 《菩萨蛮》 唐·毛熙震

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

131 《菩萨蛮·凤凰相对盘金缕》 唐·温庭筠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
明镜照新妆,鬓经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
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132 《同题仙游观》 唐·韩翃

仙台下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133 《广陵》 唐·赵嘏

广陵城中饶花光,广陵城外花为墙。
高楼重重宿云雨,野水滟滟飞鸳鸯。

134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叙事长诗

135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唐·白居易

圣代元和岁,闲居渭水阳。
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时康。
朝野分伦序,贤愚定否臧。
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

136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137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 唐·杜审言

六位乾坤动,三微历数迁。
讴歌移火德,图谶在金天。
子月开阶统,房星受命年。
祯符龙马出,宝箓凤凰传。

宫廷生活茶叶

138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唐·元稹

何事花前泣,曾逢旧日春。
先皇初在镐,贱子正游秦。
拨乱干戈后,经文礼乐辰。
徽章悬象魏,貔虎画骐驎。

139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唐·白居易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

140 《寄题巨源禅师》 唐·薛能

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
何年别乡土,一衲代袈裟。
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
还当扫楼影,天晚自煎茶。

* 关于楼外雨的诗词 描写楼外雨的诗词 带有楼外雨的诗词 包含楼外雨的古诗词[唐代](1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