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声的诗词[宋代](1860首)

21 《和叔以琴诗见贻因成一篇奉答》 宋·强至

制就七弦器,斲残千古桐。
正声希世出,群耳此时聋。
徽暗列星隐,意存流水空。
凭君莫轻抚,留取和薰风。

22 《矮知府挽诗》 宋·韩淲

正声猷在,诸贤竞挽推。
蚤年知振厉,中道惜裴回。
论建何老识,文词岂小才。
近来耆旧尽,徒与士生哀。

23 《和唐户古律三首》 宋·姜特立

雋誉早知畏,佳篇今见蒙。
幺响去寂,正声日隆隆。
爱君甘苦外,与我嗜好同。
不妨时袖句,共作圣贤中。

24 《范大参入觐颇爱鄙作以诗谢之》 宋·姜特立

问句石湖老,如将月指标。
枯中说滋润,高处戒虚憍。
颇许唐音近,宁论汉道遥。
正声今在耳,万乐听箫韶。

25 《夜读子肃诗再用前韵》 宋·赵蕃

栖鸦既投林,萧然野人居。
独立茅檐下,依依月生裾。
涉春抱烦痾,兹夕稍自舒。
育公寄来诗,何啻超黄初。

26 《送继一郭处士》 宋·郑清之

圣君如尧舜,岂无巢与由。
计然亦何慕,五湖一扁舟。
之人不久作,侧席思岩幽。
尝闻鹿何君,清芬彻凝旒。

27 《过房公湖临发广文载酒登南楼听隐士陈希逸弹》 宋·程公许

湖荡匝城府,堤柳一长通。
森戟书漏永,闃如墟野。
掣铃三日留,郁郁殊寡悰。
登埤展遐眺,荡我磊磈胸。

28 《寄台教王吉甫》 宋·陈著

直溪之水清且洌,可以沃我老枯渴。
直溪之风空且阔,可以舒我穷郁结。
自闻西来飞霞佩,使我南望片云隔。
苦无筋力抗尘埃,徒有心事交冰雪。

29 《送林城山归上饶》 宋·蒲寿宬

平生喜诵城山句,一诵千回起狂慕。
梦魂夜夜峨眉巅,峨眉只在家西住。
照人楼蜃嘘青红,落笔天昆走云雾。
冥搜古髓生润芳,坐演正声入韶濩。

30 《听琴》 宋·释智圆

自得南风旨,虚堂此夕弹。
正声传不易,俗耳听终难。
峭壁虫音绝,乔枝鹤梦残。
坐来消万虑,斜月上危栏。

31 《郑自明哀词》 宋·陈傅良

母曰余儿兮,吾莫知其何尤。
妇曰良人兮,吾曷为罹此忧。
兄弟不以是咎兮,朋友称其好修。
恭不得其故兮,庸强名之曰命。

32 《戈阳县学北堂见夹竹桃花有感而书》 宋·李覯

暖碧覆晴殷,依依近朱栏。
异类偶相合,劲节何能安。
同地尽妖艳,无地容檀栾。
移根既不可,洁心诚为难。
外貌任春色,中心期岁寒。
正声尚可听,谁是怜伦官。

33 《耳聩二首》 宋·陆文圭

血气衰微性不灵,非非是是见曾听。
胸中不著许多事,天下本来无正声
但觉飕飕战风雨,谁知虎虎震雷埏。
先生耐静坐终日,怪底作劳吾耳鸣。

34 《田不伐玉磬歌》 宋·吴则礼

田侯玉磬何瑰奇,吴子见之俄朵颐。
宣王石鼓气忽丧,摩挲篆刻还嗟咨。
作止休论惟柷敔,曾窥两阶舞干羽。
常临罍洗荐清庙,获迩天球亲簋簠。

35 《端正好》 宋·杜安世

每逢春来长如病,玉容瘦、薄妆相称。
双欢未经成孤令。
奈厚约、全无定。
众禽啾唧声愁听。
相思事、多少春恨。
孤眠帐外银缸耿。
透一点、炉烟暝。

36 《端正好》 宋·杜安世

露落风高桐叶坠。
小庭院、秋凉佳气。
兰堂聚饮华筵启。
罢令曲、呈珠缀。
晚天行云凝香袂。
新声内、分明心意。
玉炉初喷檀烟起。
敛愁在、双蛾翠。

37 《满江红(咏砧声)》 宋·秦观

一派秋声,年年向、初寒时节。
早又是、半天惊籁,满庭鸣叶。
几处捣残深院日,谁家敲落高楼月。
道声声、总是玉关情,情何切。

38 《八声甘州(正月二日作是岁闰正月十四才立春)》 宋·叶梦得

又新正过了,问东风、消息几时来。
笑春工多思,留连底事,犹未轻回。
应为瑶刀裁翦,容易惜花开。
试向湖边望,几处寒梅。

39 《八声甘州(中秋前数夕,久雨方晴)》 宋·向子諲

恨中秋、多雨及晴景,追赏且探先,纵玉钩初上,冰轮未正,无奈婵娟。
饮客不来自酌,对影亦清妍。
任笑芗林老,雪鬓霜髯。
好在章江西畔,有凌云玉笥,空翠相连。

悼忆亡妓艳词

40 《八声甘州(丙寅中秋对月)》 宋·向子諲

扫长空、万里静无云,飞镜上天东。
欲骑鲸与问,一株丹桂,几度秋风。
取水珠宫贝阙,聊为洗尘容。
莫放素娥去,清影方中。

* 关于正声的诗词 描写正声的诗词 带有正声的诗词 包含正声的古诗词[宋代](18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