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声的诗词[元代](163首)

41 《莺啼序》 元·王哲

莺啼序时绕红树。
应当做主。
骋嘤嘤、莹莹声音,弄晴调舌秤羽。
潜身在、朱林茂处。

42 《虞美人 战公索修行》 元·王哲

安炉烧出清凉景。
捉住风飚影。
轻中盈满得逍遥。
自然心月,空外显彰昭。
当初元约惺尤省。
天诏应邀请。
仙音一派莹声招。
此时还许,返本

43 《秦楼月 已丑岁春分前一日,栽培众卉罢,晚》 元·王恽

药词秦楼月一阕,因放声自歌,浮大白者数行,实至元二十六年三月二十日也。
时夜漏交二鼓灯下书,秋涧老人题花时乐。
*尊记醉平津阁。
平津阁。

44 《水龙吟 已未春三月,同柔克济河,中流风雨》 元·王恽

赋此词,且以经事之后,重有所惜云春流两岸桃花,惊涛极目吞天去。
孤舟缆解,棹歌声沸,渔*掀舞。
云影西来,片帆吹饱,满空风雨。
怅淋漓元气,江南图画,烟霏尽,汀洲树。

45 《人雁吟》 元·张翥

雁飞渡江谋稻梁,江人趁熟亦渡江。
雁下江中唼苹藻,人饥尽属江中央。
天长水阔罗网多,无衣无食可奈何?
人声未断雁声起,弃儿呱呱道傍死。
不见雁春还北飞,人今去此将何之。
叹息人穷不如鸟,何日相随如雁归。

冬天写景向往闲适生活

46 《到京师》 元·杨载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古诗三百首

47 《西江月·我爱西岩气势》 元·尹志平

我爱西岩气势,连山带土丰肥。
青松绿柳嫩依依。
更有名花异卉。
春水涓涓声细,秋阳烨烨光辉。
此中不用上天梯。
便是仙家景致。

48 《鹧鸪天 题顾氏景筠堂 明词综卷一》 元·高明

绿玉参差傍短楹。
高堂清梦已冥冥。
满枝只带湘灵点,一曲空听秦凤鸣。
天莫问,物多情。
此君潇洒若平生。
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

49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 元·王实甫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迟迟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钗。
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

50 《对酒》 元·倪瓒

题诗石壁上,把酒长松间。
远水白云度,晴天孤鹤还。
虚亭映苔竹,聊此息跻攀。
坐久日已夕,春鸟声关关。

51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元·赵孟頫

五月夏以半,谷莺先弄晨。
老蚕成雪茧,吐丝乱纷纭。
伐苇作薄曲,束缚齐榛榛。
黄者黄如金,白者白如银。

52 《渔家傲·众绿如生如羽葆》 元·许桢

众绿如生如羽葆。
池光摇漾连汀草。
红杏已无春意闹。
风致好。
水中三屿如三岛。
荷叶如钱蒲袅袅。
石渠静听泉声小。
从此圭塘时检校。
停短棹。
柳阴高唱渔家傲。

53 《踏莎行 绣床凝思 复古诗集五》 元·王国器

翠藻文鸳,交枝连理。
金针停处浑如醉。
杨花一点是春心,鹃声啼到人千里。
唤醒离魂,犹疑梦里。
此情恰似东流水。
云窗雾阁没人知,绡痕

54 《踏莎行 绣床凝思 复古诗集五》 元·王国器

翠藻文鸳,交枝连理。
金针停处浑如醉。
杨花一点是春心,鹃声啼到人千里。
唤醒离魂,犹疑梦里。
此情恰似东流水。
云窗雾阁没人知,绡痕

55 《菩萨蛮 题倪徵君惠麓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十》 元·王国器

秋声吹碎江南树。
正是潇湘肠断处。
一片古今愁。
荒*水乱流。
披图惊岁月。
旧梦何堪说。
追忆谩多情。
人间无此情。

56 《风入松 题石坛道士焚香》 元·沈禧

暮云收尽紫霄宽。
灏气袭衣冠。
清泉白石长为伍,松头露、冷滴方坛。
此际千林影断,于时万籁声乾。

57 《风入松 题石坛道士焚香》 元·沈禧

暮云收尽紫霄宽。
灏气袭衣冠。
清泉白石长为伍,松头露、冷滴方坛。
此际千林影断,于时万籁声乾。

58 《水龙吟 题箫史图 孙氏书钞》 元·赵孟*

倚天百尺高台,雕帘画栋撑云表。
夜静无尘,秋魂万里,月明如扫。
谁凭栏干,玉箫声起,乘鸾人到。
信情缘有自,何须更说,?娥空老。

59 《谒金门 舟中对月》 元·梁寅

天似洗。
遥望楚山千里。
归雁数声云外去。
此身犹滞此。
半夜潜蛟不起。
潭月金鳞光细。
独倚孤篷浑不寐。
碧流清见底。

60 《谒金门 舟中对月》 元·梁寅

天似洗。
遥望楚山千里。
归雁数声云外去。
此身犹滞此。
半夜潜蛟不起。
潭月金鳞光细。
独倚孤篷浑不寐。
碧流清见底。

* 关于此声的诗词 描写此声的诗词 带有此声的诗词 包含此声的古诗词[元代](1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