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峰的诗词[明代](129首)

21 《阁试春阴诗》 明·王韦

皇都三月春正深,东风酿暖淑气侵。
曙光溟蒙露华满,轻云阁日天沉沉。
野色垂垂十余里,草绿柔茵低迤逦。
半空落絮湿未扬,百丈游丝寒不起。

22 《鄞江渔者歌赠陈仲谦》 明·王彝

我昔采药华山峰,群山一视青童童。
或从暮霭见一线,知是鄞江源甬东。
娄东今见披裘者,浮江昔在鄞江中。
钓竿每裁鄮山竹,台笠独染蓬莱松。

23 《望阙台》 明·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爱国战争励志

24 《翠帘山天湖》 明·林鸿

翠帘高凌天,峰麓旷且平。
何年此蟠龙,遂成秋水泓。
呼吸纳元气,溟蒙变阴晴。
云雷地中起,日月波上生。

25 《挽理上人》 明·林鸿

只履归何处,怀师泪满襟。
浮云生灭性,明月去来心。
阅世真如梦,安禅不废吟。
留衣分法侣,写偈别朋簪。

26 《述游》 明·傅汝舟

规步无捷径,匏系岂达情。
学稼力云疲,斧藻竟何成。
厌抑居人世,悲哉日月征。
大丙既非我,阴阳成寇兵。

27 《题孙子让山水》 明·刘丞直

斜日在松杉,千崖冥色酣。
山藏五柳宅,路转百花潭。
乱石明苍玉,遥峰露碧簪。
终希陪妙躅,来此脱征骖。

28 《林缉熙归会于芗城梁宅和洪城见寄》 明·罗伦

云水千峰更万峰,此心期与故人同。
苍茫世路浮生在,澹泊春杯野兴浓。
乡梦几回茅店月,蓑衣无恙柳花风。
明年唤取陈公甫,皂帽青天信一篷。

29 《题张一村画山阴岩壑图》 明·梦观法师

张侯写山工写奇,笔力可追黄大痴。
鲈鱼江头一斗酒,墨花散作秋淋漓。
前峰崒嵂如束笋,后峰盘拏来不尽。
突马方惊滟滪高,啼猿忽觉蓬莱近。

30 《送蔡思贤参政使蜀》 明·苏伯衡

清晨旌节三川去,今日车书万国同。
燕饯都亭来诏使,停骖乡井访邻翁。
峰经回雁边声静,峡入啼猿树影空。
昭烈祠西诸葛庙,秦州城北隗嚣宫。

31 《罗浮歌寄洛阳李长史仲脩》 明·孙蕡

亭亭西樵峰,宛在南海湄。
日华丽仙掌,影漾金银池。
我昔扁舟纵长往,凌风浩荡烟霞想。
幽寻更欲探神奇,复向罗浮事仙赏。

32 《苍龙岭》 明·王履

岭下望岭上,夭矫蜒蜿飞。
背无一仞阔,旁有万丈垂。
循背匍匐行,视敢纵横施。
惊魂及坠魄,往往随风吹。

33 《居庸关》 明·王英

千峰高处起层城,空里岧峣积翠明。
云静芙蓉开霁色,天清鼓角散秋声。
北连紫塞烽烟断,南接金台驿路平。
此地由来称设险,万年形势壮神京。

34 《雪月溪山歌送天然道首座归蜀》 明·香严和尚

蜀路连云知几许,策勤斯道耐寒暑。
拨开云雾睹青天,仍与孤云为伴侣。
布慈云,施法雨,竿木随身能作主。
德云不在妙高峰,此去逢人休错举。

35 《独石行》 明·张佳胤

独石城南一片石,突兀霜空削如壁。
古松屈铁盘云根,紫翠千峰莽相射。
陆海俄翻滟滪堆,流沙直接昆仑脉。
奇标眼底不常见,谁其置之巨灵迹。

36 《寄题玉山诗一百韵》 明·张仲举

治理逢熙运,钦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载,上德配轩唐。
大业勤弘济,元臣协赞襄。
贤科收俊造,庭实粲珪璋。

37 《姑苏杂咏 洞庭山》 明·高启

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
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
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樵夫。
涛声半夜恐魂梦,石气五月寒肌肤。

38 《姑苏杂咏 阳山(在城西北,古名秦余杭山,》 明·高启

我登此山巅,不知此山高。
但觉群山总在下,坐抚其顶同儿曹。
又见太湖动我前,汹涌三十万顷烟波涛。
长风吹人度层嶂,不用仙翁赤城杖。

39 《赠金华隐者》 明·高启

我闻名山洞府三十六,一一灵迹纪真箓。
金华秀出向东南,远胜阳明与勾曲。
楼台缥缈开烟霞,天帝赐与神仙家。
灵源有路不可入,但见几片流出云中花。

40 《中秋玩月张校理宅得南字》 明·高启

八月望夜天如蓝,海色卷雾山收岚。
玉盘元沉龙窟底,忽起万丈谁能探。
初来空中光尚湿,霜娥寒鬓风旂嵒。
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气秋相涵。

* 关于此峰的诗词 描写此峰的诗词 带有此峰的诗词 包含此峰的古诗词[明代](1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