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趣的诗词[宋代](567首)

141 《和祖无择题袁州东湖卢肇石》 宋·任大中

宜阳刺史才,祖择之维杰。
大旱雨一方,尽使焦枯活。
公退趣尚深,水石探其绝。
长江北岸林,唐有卢子发。

142 《北邙行》 宋·释法泉

前山后山高峨峨,丧车辚辚日日过。
哀歌幽怨满岩谷,闻者潜悲薤露歌。
哀歌一声千载别,孝子顺孙徒泣血。
世间何物得坚牢,大海须弥竟磨灭。

143 《膠山寺》 宋·苏绅

驱马款禅扉,松风冷拂衣。
红尘不到处,青嶂此忘归。
鸟望生台下,云侵讲座飞,楞伽味真趣,转觉俗缘稀。

144 《游南山》 宋·汪任

浈阳富佳致,无以过南山。
山高雄地理,万丈亲云端。
攀援临绝顶,气象非尘寰。
神存古庙貌,台敞旧轩栏。

145 《题管圣浩蒲川归隐》 宋·王巩

卜筑蒲川上,翛然远市廛。
潮声书屋外,月影钓舟前。
地僻红尘净,沙平白鸟眠。
此中幽适趣,不必问斜川。

146 《赠陆自明》 宋·王素行

家世本龟蒙,冥搜趣不穷。
诗如诸子别,体与老天同。
笔影灯窗下,书声雪屋中。
此时多用力,下字欲清空。

147 《有怀蔡贯之子与》 宋·王汶

相看计尽非,息影更何疑。
几日雁初过,一冬寒较迟。
竹宜和雪看,梅好带花移。
只此清贫趣,知心者是谁。

148 《嘉泰二年岁在壬戌正月八日携家还里幕中诸友》 宋·王正功

乳穴佳名久欣慕,兹游直与心期副。
今朝萧散七枝筇,衰迟未觉跻攀苦。
湘南悬想碧云横,桂岭遥瞻烟霭暮。
招提钟磬出幽深,村疃牛羊自来去。

149 《赠徐微中画龙》 宋·王佐才

阴阳变化万物从,其间至神惟真龙。
庸夫俗眼不得见,或跃或潜无定迹。
后来高士探元窟,素缣摹画求形容。
在昔擅名能几人,争为妍巧夸殊力。

150 《赠徐子虚画鱼》 宋·王佐才

我尝放意游江湖,喜从钓叟观真鱼。
有时临溪行复坐,秋水无风鱼自如。
鳞鳞鬣滑随上下,回旋戏跃形皆殊。
两两相逢若对语,聚头戢戢摇双须。

151 《天柱》 宋·谢章

莺花婉娩天,晴空落红雨。
千里赋远游,山水无重数。
武夷天下甲,清绝多奇趣。
名峰三十六,一一拱天柱。

152 《即事》 宋·徐侨

白墁蠲败壁,墨烬沃尘楹。
瓦阙删茅补,墙穿埏土平。
竹栽檐外个,花植盎中茎。
次第成吾趣,婆娑乐此生。

153 《黄薜山》 宋·许当

闽奥饶异山,峨峨此称奇。
青崖蔚高林,朝日常蔽亏。
上士访幽趣,结爱忘返期。
所以葵藿心,江淹寄遐思。

154 《山居十首》 宋·薛嵎

前村雨脚收,斜阳挂高树。
老翁牵牛归,颇亦有幽趣。
山风响茅屋,崖月导芒屨。
平生江湖心,於此谢驰鹜。

155 《隐居杂兴》 宋·杨公远

一味幽閒了此生,那曾怀刺谒公卿。
无官可署名虽晦,有句堪吟思自清。
棋要藏机何用著,琴能识趣底须声。
何当办取青蓑笠,去趁农夫学耦耕。

156 《畅岩》 宋·姚嗣宗

石作峒房势,水随人意流。
两岩长溅雨,五月便惊秋。
此景多深趣,吾心真乐游。
山翁中宿酒,欲醉五更头。

157 《武夷精舍十咏·仁智堂》 宋·袁枢

此身本无累,动静随所寓。
结庐在岩谷,自适山水趣。
朝来挹云气,日夕沐风露。
坐观天地心,讵忘仁智虑。

158 《安定山》 宋·张恪

常怀玉垒李谪仙,精神浩瀚游八表。
顶摩苍天弄白日,方丈蓬莱思清矫。
吾乡夙号山水邦,萦青缭白杂苍缥。
人间要自有佳趣。

159 《庐州诗》 宋·张祁

平湖阻城南,长淮带城西。
壮哉金斗势,吴人筑合肥。
曹瞒狼顾地,苻秦又颠挤。
六飞驻吴会,重兵镇边陲。

160 《吏隐堂为郑参议题》 宋·张祈

平时谷口驰声名,只今朝市心如水。
司马政成方外趣,官事莫能相料理。
公堂卜筑在人境,钟阜孱颜是吾里。
瑶林琼树风尘外,白雪阳春谈笑里。

* 关于此趣的诗词 描写此趣的诗词 带有此趣的诗词 包含此趣的古诗词[宋代](56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