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的诗词(1004首)

221 《图成戏作自庆》 明·王履

昌黎曾到不能画,摩诘能画不曾到。
万秀千奇不出山,秘作深深鬼神奥。
海滨野客一何幸,直抵峰尖问苍昊。
笑呼二子看我盘礴于其间,石剑泉绅,积翠连天,无乃未

222 《余自流江将归南溪刘先生亦还珠林赋别伯昂》 明·萧翀

白筼明春雪,清尊注晚霞。
客行天共远,人醉月初斜。
武岫神仙宅,珠林处士家。
东归三十里,好为寄梅花。

223 《董体仁送余至固节旗亭饮别赋贻之》 明·徐中行

自古销魂地,经过复亭。
布衣交自重,尊酒眼偏青。
柳色春堪惜,骊歌老倦听。
因君怀旧侣,落落叹晨星。

224 《见源来自越一雨巢松来自吴同过松寥阁赋示》 明·雪浪法师

得地江山胜,时当秋气深。
虽从吴越至,何间去来心。
日落尔时现,潮生如是音。
楼台面水月,处处足登临。

225 《愁(诗出《湖海耆英》,又见《元音》,是》 明·张彦伦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胸中半在眉。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含残月酒醒时。
浓如野外连天草,乱似空中惹地丝。
除却王侯歌舞地,人间无处不相随。

226 《早春大中丞同川李公见访询及陂上旧游处赋》 明·周藩宗正

陂塘春至绿波生,讲肆萧然对古城。
多谢故人频问讯,渚兰汀树正含情。

227 《早春大中丞同川李公见访询及陂上旧游处赋》 明·周藩宗正

清溪自分老渔竿,白首欣逢旧豸冠。
芦叶柽花最深处,舣舟犹记昔时欢。

228 《醉(断酒二年,偶复一醉,为壬申季夏十七》 明·祝允明

醉来中岁里,那复有童心。
只觉忘人我,何为更古今。
山河秋兀兀,星露夜愔愔。
惆怅惟陶阮,悬知磊磈襟。

229 《与胡居士皆病寄诗兼示学人二首》 唐·王维

一兴微尘念。
横有朝露身。
如是睹(一作都)阴界。
何方置我人。

230 《作书寄王晋卿忽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笔为》 宋·苏轼

北城寒食烟火微,落花蝴蝶作团飞。
王孙出游乐忘归,门前骢马紫金鞿。
吹笙帐底烟霏霏,行人举头谁敢睎。
扣门狂客君不麾,更遣倾城出翠帏。

231 《峡山寺(传奇所记孙恪袁氏事,即寺,至今》 宋·苏轼

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
我行无迟速,摄衣步孱颜。
山僧本幽独,乞食况未还。
云碓水自舂,松门风为关。

232 《楼观(秦始皇立老子庙于观南,晋惠始修观》 宋·苏轼

门前古碣卧斜阳,阅世如流事可伤。
长有游幽人悲晋惠,强修遗庙学秦皇。
丹砂久窖井水赤,白?谁烧厨灶香。
闻道神仙亦相过,只疑田叟是庚桑。

233 《欧阳晦夫遗接?琴枕戏作诗谢之》 宋·苏轼

携儿过岭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
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渡水须花缦。
不愁故人惊绝倒,但使俚俗相恬安。
见君合浦如梦寐,挽须握手俱汍澜。

234 《骊山?诗为李廌作?》 宋·苏轼

君门如天深几重,君王如帝坐法宫。
人生难处是安稳,何为来骊山中。
复道凌云接金阙,楼观隐烟横翠空。
林深雾暗迷八骏,朝东暮西劳六龙。

235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山乃》 宋·苏轼

天师化去知何在,玉印相传世共珍。
故国子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
真人已不死,外慕堕空虚。
犹余好名意,满树写天书。

236 《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诗为黄庭坚作?》 宋·苏轼

枯木嵌空微黯淡,古器虽在无古弦。
袖中正有南风手,谁为听之谁为传。
风流岂落正始后,甲子不数义熙前。
一山黄菊平生事,无酒令人意缺然。

237 《过岭寄子由三首?诗第三首为子由作?》 宋·苏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238 《仆年三十九,在润州道上过除夜,作诗·又》 宋·苏轼

寺官官小未朝参,红日半窗春睡酣。
为报邻鸡莫惊觉,更容残梦到江南。

239 《仆年三十九,在润州道上过除夜,作诗·又》 宋·苏轼

钓艇归时菖叶雨,缲车鸣处栋花风。
长江昔日经游地,尽在如今梦寐中。

240 《仆年三十九,在润州道上过除夜,作诗·又》 宋·苏轼

钓艇归时菖叶雨,缲车鸣处栋花风。
长江昔日经游地,尽在如今梦寐中。

* 关于此的诗词 描写此的诗词 带有此的诗词 包含此的古诗词(100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