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候的诗词(528首)

61 《游栖霞四首》 宋·周文璞

破晓逗苦雾,客鼻何酸辛。
山中气候异,初日如烛银。
田间石兽多,知是肉角麟。
古苔半皴腹,化作苍龟鳞。

62 《汀畔》 宋·赵希迈

墅梅汀畔客帆过,岁晚天南气候和。
江合湘漓流水急,山藏洞壑吐云多。
村家酿酒连醅濁,小吏抄诗觉字讹。
几点白鸥清似画,对人飞下泊寒莎。

63 《光风霁月亭》 宋·储泳

一段风流出自然,中和气候嫩凉天。
百年心事无人会,付茅亭半吕仙。

64 《早春有怀亡友秋晓恕斋小山诸公》 宋·陈纪

诗成谁与共赓酬,又绿前汀桂若洲。
旧友凋零浑似梦,新春萧索亦如秋。
阴晴气候惟共睡,今古乾坤只载愁。
我与东风俱是客,具绿华屋忌山邱。

65 《浔州行部》 宋·曹亨伯

冬来行部驾轺车,一日之间气候殊。
朝服驼裘暮挥扇,未应岚瘴得全无。

66 《神仙名义》 宋·崔存

宿植灵根何太早,洞悟真风何年少。
常令丹海飞日鸟,又使玉液朝元脑。
昆台气候四时春,紫府光阴夜如晓。
来时不用五云车,跨着清风下蓬岛。

67 《十月二十四日早始见雪登白云台闲望乱道走书》 宋·富弼

气候随时应,初寒雪已盈。
乾坤一色白,山水云重清。
是处人烟合,无穷鸟雀惊。
忻然不成下,连把玉罍倾。

68 《题惠来驿》 宋·龚茂良

晴云当午争挥扇,晓雾生寒又着绵。
此是岭南春气候,日中长有四时天。

69 《洋州》 宋·韩亿

梁州邻左右洋川,气候融融别是天。
地僻过冬稀见雁,箐深初夏已闻蝉。
乡风与蜀微相似,驿路见秦旧接连。
骆谷转山围境内,汉江奔浪绕城边。

70 《次韵袁升之游云寺鸿庆院山茶之什》 宋·蒲瀛

山茶两本上连空,疊叶栖枝占佛宫。
雀尾有金轮绀碧,鹤头无火镶所红。
优于峡茗称呼异,劣兴梅花气候同。
谁识诸天雨花外,道人宴坐雪霜中。

71 《雨窗独酌》 明·张掞

准拟阳回气候更,而今抑塞转难平。
一春九十浑风雨,百里桑麻苦战争。
晓镜鬓如花尽落,午窗梦与鹤同成。
洗樽独酌幽篁外,挹溜何妨更濯缨。

72 《野狐岭》 元·周伯琦

高岭出云表,白昼生虚寒。
冰霜四时凛,星斗咫尺攀。
其阴控朔部,其阳接燕关。
涧谷深叵测,梯磴纡百盘。

73 《邕州》 元·居庸叠翠

左江南下一千里,中有交州堕鸢水。
右江西绕特磨来,鳄鱼夜吼声如雷。
两江合流抱邕管,莫冬气候三春暖。
家家榕树青不凋,桃李乱开野花满。

74 《岁暮作》 明·高叔嗣

旦夕兹岁改,萧条旅思多。
云物媚晴宇,气候属妍和。
峥嵘新阳至,故景实蹉跎。
感时岂不怀,二纪倏焉过。

75 《卖花篇》 明·黄德水

日南气候天下奇,四序皆如三月时。
《豳风》谩赋为裘什,越俗空传《采葛》诗。
泉甘土沃山川美,长日花开灿于绮。
不论秋去有兰荪,宁独春来盛桃李。

76 《滕用亨诸篆体歌》 明·王行

维周大篆成史籀,宣圣传经制蝌蚪。
总因仓颉见鸟迹,象形置书变来久。
李斯小篆类玉箸,钟鼎鱼虫分众手。
碧霄鸾凤漫回翔,沧海蛟螭互蟠纽。

77 《入峡》 宋·苏轼

自昔怀幽赏,今兹得纵探。
长江连楚蜀,万派泻东南。
合水来如电,黔波绿似蓝。
余流细不数,远势竞相参。

78 《江月五首(并引)》 宋·苏轼

岭南气候不常。
吾尝云: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不须以日月为断也。
今岁九月,残暑方退,既望之后,月出愈迟。
予尝夜起登合江楼,或与客游丰湖,入栖禅寺,叩罗浮道院,登逍遥堂,逮晓乃归。

79 《灵洲》 宋·戴复古

一台中立郁苍苍,四面山光接水光。
潮信往来知气候,鼋精出没兆灾祥。
烟生茶灶僧留款,风展蒲帆客去忙。
白发东坡在何许,两行遗墨照琳琅。

80 《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 宋·秦观

洛水沄沄天上动,道人隋渠下梁宋。
宋都堤上十二亭,一一飞惊若鸾凤。
光华远继周王雅,宴喜还归鲁侯颂。
玉觞严令肃衣冠,金缕哀音绕梁栋。

* 关于气候的诗词 描写气候的诗词 带有气候的诗词 包含气候的古诗词(52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