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的诗词(1236首)

101 《汴》 宋·孔武仲

荥渠斜与昆接,远渠悭几可涉。
狂霖一涨高十寻,迅泻东来比三峡。
崩腾下与淮泗会,清泚亦容伊雒杂。
横空九阙真垂虹,怒卷千艘如败叶。

102 《相和歌辞·公无渡》 唐·王睿

浊波洋洋兮凝晓雾,公无渡兮公苦渡。
风号水激兮呼不闻,提壶看入兮中流去。
浪摆衣裳兮随步没,沉尸深入兮蛟螭窟。
蛟螭尽醉兮君血干,推出黄沙兮泛君骨。

103 《枯鱼过泣》 唐·李白

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
作书报鲸鲵,勿恃风涛势。
涛落归泥沙,翻遭蝼蚁噬。
万乘慎出入,柏人以为识。

典故寓理

104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东》 唐·杜审言

六位乾坤动,三微历数迁。
讴歌移火德,图谶在金天。
子月开阶统,房星受命年。
祯符龙马出,宝箓凤凰传。

宫廷生活茶叶

105 《奉和圣制经上公庙应制》 唐·苏颋

流无日夜,上有神仙。
辇路曾经此,坛场即宛然。
下疑成洞穴,高若在空烟。
善物遗方外,和光绕道边。
事因周史得,言与汉王传。
喜属膺期圣,邦家业又玄。

106 《巡边在北作》 唐·张说

去年六月西西,今年六月北北。
沙场碛路何为尔,重气轻生知许国。
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
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

107 《汴堤柳(一本作题边枯柳)》 唐·王泠然

隋家天子忆扬州,厌坐深宫傍海游。
穿地凿山开御路,鸣笳叠鼓泛清流。
流从巩北分口,直到淮南种官柳。

108 《至滑州隔望黎阳忆丁三》 唐·王维

见桑柘,蔼蔼黎阳川。
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
故人不可见,水复悠然。
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

109 《渡到清作》 唐·王维

泛舟大里,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

110 上老人歌(一作上歌)》 唐·王昌龄

上老人坐古槎,合丹只用青莲花。
至今八十如四十,口道沧溟是我家。

111 《送南元判官赴南勾当苗税充百官俸钱》 唐·刘长卿

春草长曲,离心共渺然。
方收汉家俸,独向汶阳田。
鸟雀空城在,榛芜旧路迁。
山东征战苦,几处有人烟。

112 《过滨,和文学张志尹》 唐·萧颖士

隆古日以远,举世丧其淳。
慷慨怀黄虞,化理何由臻。
步出城西门,裴回见滨。
当其侧陋时,水清且潾。

113 《临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 唐·岑参

黎阳城南雪正飞,黎阳渡头人未归。
边酒家堪寄宿,主人小女能缝衣。
故人高卧黎阳县,一别三年不相见。

114 《使君席夜送严南赴长水(得时字)》 唐·岑参

娇歌急管杂青丝,银烛金杯映翠眉。
使君地主能相送,尹天明坐莫辞。
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深马去迟。
寄声报尔山翁道,今日南胜昔时。

115 《黄二首》 唐·杜甫

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116 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 唐·韩愈

之水,去悠悠。
我不如,水东流。
我有孤侄在海陬,三年不见兮使我生忧。

117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轨保右师临之…右平第七》 唐·柳宗元

右澶漫,顽为之魁。
王师如雷震,昆仑以颓。
上聋下聪,骜不可回。
助仇抗有德,惟人之灾。

118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轨保右师临之…右平第七》 唐·柳宗元

右澶漫,顽为之魁。
王师如雷震,昆仑以颓。
上聋下聪,骜不可回。
助仇抗有德,惟人之灾。

119 《寄阳从事杨潜》 唐·李涉

忆昨天台寻石梁,赤城枕下看扶桑。
金乌欲上海如血,翠色一点蓬莱光。
安期先生不可见,蓬莱目极沧海长。

120 《和赵相公登鹳雀楼(楼在中府,前瞻中条,下瞰大)》 唐·殷尧藩

危楼高架泬寥天,上相闲登立彩旃。
树色到京三百里,流归汉几千年。
晴峰耸日当周道,秋谷垂花满舜田。
云路何人见高志,最看西面赤阑前。

* 关于河的诗词 描写河的诗词 带有河的诗词 包含河的古诗词(12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