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洞心的诗词[唐代](425首)

341 《光、威、裒姊妹三人少孤而始妍乃有是作…因次其韵》 唐·鱼玄机

昔闻南国容华少,今日东邻姊妹三。
妆阁相看鹦鹉赋,碧窗应绣凤凰衫。
红芳满院参差折,绿醑盈杯次第衔。

342 《诗》 唐·拾得

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
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
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
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

343 《秋寄从兄贾岛(一作秋夜宿西林寄贾岛)》 唐·无可

暝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344 《答黎士曹黎生前适越后之楚》 唐·皎然

楚木纷如麻,高松自孤直。
愿得苦寒枝,与君比颜色。
故乡眇天末,羁旅沧江隅。
委质在忠信,苦心无变渝。

345 《桐江闲居作十二首》 唐·贯休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头。
拟归仙掌去,刚被谢公留。
猛烧侵茶坞,残霞照角楼。
坐来还有意,流水面前流。

346 《桐江闲居作十二首》 唐·贯休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头。
拟归仙掌去,刚被谢公留。
猛烧侵茶坞,残霞照角楼。
坐来还有意,流水面前流。

347 《山居诗二十四首》 唐·贯休

休话喧哗事事难,山翁只合住深山。
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
绿圃空阶云冉冉,异禽灵草水潺潺。

348 《谢王秀才见示诗卷》 唐·齐己

谁见少年心,低摧向苦吟。
后须离影响,得必洞精深。
道院春苔径,僧楼夏竹林。
天如爱才子,何虑未知音。

349 《谢重缘旧山水障子》 唐·齐己

敢望重缘饰,微茫洞壑春。
坐看终未是,归卧始应真。
已觉心中朽,犹怜四面新。
不因公子鉴,零落几成尘。

350 《秋空》 唐·齐己

已觉秋空极,更堪寥泬青。
只应容好月,争合有妖星。
耿耿高河截,翛翛一雁经。
曾于洞庭宿,上下彻心灵。

351 《寄庐岳僧》 唐·齐己

一闻飞锡别区中,深入西南瀑布峰。
天际雪埋千片石,洞门冰折几株松。
烟霞明媚栖心地,苔藓萦纡出世踪。
莫问江边旧居寺,火烧兵劫断秋钟。

352 《赠持《法华经》僧》 唐·齐己

众人有口,不说是,即说非。
吾师有口何所为,莲经七轴六万九千字,日日夜夜终复始。
乍吟乍讽何悠扬,

353 《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共六首》 唐·吴越僧

南有天台事可尊,孕灵含秀独超群。
重重曲涧侵危石,步步层岩踏碎云。
金雀每从云里现,异香多向夜深闻。

354 《游仙二十四首》 唐·吴筠

启册观往载,摇怀考今情。
终古已寂寂,举世何营营。
悟彼众仙妙,超然含至精。
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

355 《步虚词十首》 唐·吴筠

众仙仰灵范,肃驾朝神宗。
金景相照曜,逶迤升太空。
七玄已高飞,火炼生珠宫。
馀庆逮天壤,平和王道融。

登高写景思乡

356 《同刘主簿承介建昌江泛舟作》 唐·吴筠

吾友从吏隐,和光心杳然。
鸣琴正多暇,啸侣浮清川。
风霁远澄映,昭昭涵洞天。
坐惊众峰转,乃觉孤舟迁。

357 《题平盖沼》 唐·杜光庭

势压长江空八阵,吴都仙客此修真。
寒江向晚波涛急,深洞无风草木春。
江上玉人应可见,洞中仙鹿已来驯。
龙车凤辇非难遇,只要尘心早出尘。

358 《七言》 唐·吕岩

周行独力出群伦,默默昏昏亘古存。
无象无形潜造化,有门有户在乾坤。
色非色际谁穷处,空不空中自得根。

写景友情思念

359 《绝句》 唐·吕岩

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
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
莫怪瑶池消息稀,只缘尘事隔天机。
若人寻得水中火,有一黄童上太微。

360 《与郑德璘奇遇诗》 唐·水府君

物触轻舟心自知,风恬烟静月光微。
夜深江上解愁思,拾得红蕖香惹衣。
纤手垂钩对水窗,红蕖秋色艳长江。
既能解佩投交甫,更有明珠乞一双。

* 关于洞心的诗词 描写洞心的诗词 带有洞心的诗词 包含洞心的古诗词[唐代](4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