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洞心的诗词[唐代](425首)

81 《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 唐·李颀

饮马伊水中,白云鸣皋上。
氛氲山绝顶,行子时一望。
照日龙虎姿,攒空冰雪状。
嵡嵸殊未已,崚嶒忽相向。

82 《过方尊师院》 唐·綦毋潜

羽客北山寻,草堂松径深。
养神宗示法,得道不知心。
洞户逢双履,寥天有一琴。
更登玄圃上,仍种杏成林。

83 《登天竺寺》 唐·綦毋潜

郡有化城最,西穷叠嶂深。
松门当涧口,石路在峰心。
幽见夕阳霁,高逢暮雨阴。
佛身瞻绀发,宝地践黄金。
云向竹谿尽,月从花洞临。
因物成真悟,遗世在兹岑。

84 《游茅山五首》 唐·储光羲

十年别乡县,西云入皇州。
此意在观国,不言空远游。
九衢平若水,利往无轻舟。
北洛反初路,东江还故丘。

85 《巴陵别刘处士》 唐·王昌龄

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
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
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
烟波桂阳接,日夕数千里。
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
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

86 《巴陵别刘处士》 唐·王昌龄

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
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
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
烟波桂阳接,日夕数千里。
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
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

87 《送姚司法归吴》 唐·王昌龄

吴掾留觞楚郡心,洞庭秋雨海门阴。
但令意远扁舟近,不道沧江百丈深。

88 《送李侍御贬郴州》 唐·刘长卿

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
几路三湘水,全家万里人。
听猿明月夜,看柳故年春。
忆想汀洲畔,伤心向白蘋.

89 《同姜濬题裴式微馀干东斋》 唐·刘长卿

世事终成梦,生涯欲半过。
白云心已矣,沧海意如何。
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
春风骑马醉,江月钓鱼歌。

90 《晚次湖口有怀》 唐·刘长卿

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
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
顷为衡湘客,颇见湖山趣。
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

91 《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 唐·刘长卿

宋侯人之秀,独步南曹吏。
世上无此才,天生一公器。
尚甘黄绶屈,未适青云意。
洞澈万顷陂,昂藏千里骥。

92 《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 唐·刘长卿

宋侯人之秀,独步南曹吏。
世上无此才,天生一公器。
尚甘黄绶屈,未适青云意。
洞澈万顷陂,昂藏千里骥。

93 《送郭六侍从之武陵郡》 唐·刘长卿

常爱武陵郡,羡君将远寻。
空怜世界迫,孤负桃源心。
洛阳遥想桃源隔,野水闲流春自碧。
花下常迷楚客船,

94 《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 唐·刘长卿

心惆怅,望龙山。
云之际,鸟独还。
悬崖绝壁几千丈,绿萝袅袅不可攀。

95 《云母泉诗》 唐·李华

晨登玄石岭,岭上寒松声。
朗日风雨霁,高秋天地清。
山门开古寺,石窦含纯精。
洞彻净金界,夤缘流玉英。

96 《蒙山作》 唐·萧颖士

东蒙镇海沂,合沓馀百里。
清秋净氛霭,崖崿隐天起。
于役劳往还,息徒暂攀跻。
将穷绝迹处,偶得冥心理。

97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唐·孟浩然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
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
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

98 《送袁十岭南寻弟》 唐·孟浩然

早闻牛渚咏,今见鶺鴒心。
羽翼嗟零落,悲鸣别故林。
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
万里独飞去,南风迟尔音。

99 《溯江至武昌》 唐·孟浩然

家本洞湖上,岁时归思催。
客心徒欲速,江路苦邅回。
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
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

100 《送袁十岭南寻弟》 唐·孟浩然

早闻牛渚咏,今见鶺鴒心。
羽翼嗟零落,悲鸣别故林。
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
万里独飞去,南风迟尔音。

* 关于洞心的诗词 描写洞心的诗词 带有洞心的诗词 包含洞心的古诗词[唐代](4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