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洞洞的诗词(1671首)

961 《大涤洞》 宋·郑国辅

去县十八里,传名千万年。
三山空隔海,一柱独擎天。
骖驭歌司马,烧丹扣葛仙。
谁云尘俗骨,亦得嗣前贤。

962 《观源洞》 宋·郑玠

麻姑峰头黄鹤归,稚川灶上丹霞栖。
寒猿啸木山月白,正是仙人朝斗时。
壶天景象何灵杳,松门石径茸芳草。
落花满院香沈沈,缘似刘郎应解到。

963 《大涤洞天留题》 宋·郑名卿

问路先从通济桥,沿溪长岸去迢迢。
人间别有神仙境,云里深藏古洞霄。
石穴幽阴然火照,琳宫清旷隔尘嚣。
山蟠九锁人希到,得侣同游俗虑消。

964 《题石门洞》 宋·郑汝谐

每移征棹并云根,便觉幽怀谢世喧。
皓色飞来天际雪,红尘不到水边门。
破荒康乐名犹在,纪胜元章字不存。
但有好山容老子,何须更访武陵源。

965 《蜕龙洞》 宋·钟宿

苍岩磊落任龙蟠,绵亘千年露未乾。
一自为霖破壁去,至今风雨逼山寒。

966 《戏题洞霄》 宋·锺震

之径萦纡略彴横,松风和作步虚声。
泉流珠玉千年润,山作灵丹九转成。
琼馆向曾迎帝辇,冰衔今尚带朝缨。
若非悯世天留与,那得华胥梦也清。

967 《天聪洞》 宋·周茂良

一竅虚灵异谷神,达聪何事在红尘。
人间莫道无闻处,天听从今自我民。

968 《大云洞》 宋·周燮

西山州城五里馀,大云仙洞最清虚。
近来选得禅师住,是处精蓝尽不如。

969 《仙水洞》 宋·朱庆弼

冰凝石乳寒流竭,霜打孤岩苔发结。
鲛绡洞底织欲成,飕飕风从洞口出。

970 《大涤洞天留题》 宋·朱日新

十年欲到今才到,九锁山中称策筇。
白日燃松游两洞,清晨洗眼看孤峰。
心情老矣难为节,景气暄然不似冬。
剩与仙翁有期约,从兹来往定从容。

971 《大涤洞天留题》 宋·朱堂

地胜群峰秀,山高宿雾昏。
灵宫从昔著,仙迹至今存。
嵌洞窥天巧,飞泉挟石奔。
尘缘何日了,小築占云根。

972 《石通洞》 宋·朱翁

披棘扪萝入洞中,拂尘剥藓识涪翁。
我绿直道来施右,君为清诗到石通。
定后寂寥无异议,危初萋菲竟何功。
投豺畀北言犹在,厄宋饥陈道不穷。

973 《大涤洞天留题》 宋·朱希言

君看万事等虚舟,一任星星两鬓秋。
惟有林泉久成癖,每逢佳处为迟留。
松桧参天几万株,清阴夹道暑全无。
暗泉深洞尤难写,拟借君诗作画图。

974 《天聪洞》 宋·朱元升

云开岩玲珑,一窍入虚空。
亦有闾阎事,何当叩上穹。

975 《题泠然洞》 宋·朱真人

江山秀丽有奇峰,云水悠悠物外通。
容足安夷寻达士,无缘寄语在乘风。

976 《题泠然洞》 宋·朱真人

不踏轻红尘,扁舟寄此身。
江湖双短鬓,天地一閒人。
换酒穿红鲤,调羹芼紫莼。
醉来歌一曲,流韵满青苹。

977 《游洞霄宫》 宋·邹杞

天柱古名山,形势友利狱。
神人巢其巅,咳唾半天落。
日昼见云旗,清夜闻笙鹤。
花源或流红,仙禽犹捣药。
长歌不可见,清风洒寥廓。

978 《张公洞》 元·周砥

倏忽凿混沌,兹事岂其余。
不知几何年,云古仙人居。
嗟我至此为踌躇,洞天诸宫窅兮黑。
试命烈火烛空虚,森森怪石相对立,如口欲语手欲抾前有

979 《游龙岩三洞之间》 元·周砥

商颜紫芝久不采,淮南丹书竟安在。
仙人劝我三洞游,身如骑龙到东海。
海气茫茫云雾回,白波卷雪连山来。
双童手弄海底日,红光一道金莲开。

980 《赠瑛上人住洞林》 元·袁桷

托钵千岩里,松花冻未开。
哀猿依讲席,饥鸟下生台。
潭影留云定,钟声送月回。
山中太古雪,为寄一瓢来。

* 关于洞洞的诗词 描写洞洞的诗词 带有洞洞的诗词 包含洞洞的古诗词(167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