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洞洞的诗词[宋代](1243首)

761 《洞仙歌》 宋·无名氏

今夜谁添一种愁。

762 《洞仙歌·桂风高处》 宋·无名氏

桂风高处,渐近中秋节。
屈指推来先六日。
对芳辰、符吉梦,知降神、崧极应诞,主作人间英杰。
文章逾晁董,学擅卿云,高揭声猷缙绅列。

763 《洞仙歌·潭潭仙隐》 宋·无名氏

潭潭仙隐,婺宿光联地。
喜见门阑蔼佳气。
对芳辰,诮一似、王母会瑶池,又却是、夫人诞生明世。
普陀见真相,淑德温柔,更比嫦娥又何异。

764 《西江月 以上六首依托吕洞宾,见道书全集吕》 宋·无名氏

彼此离于生处,火遭水破惊忙。
分身各自拟深藏。
半路再遣萧郎。
夫为无衣裹体,妻因水浸衣黄。
丙丁甲乙有形相。
刚遣令合阴阳。

765 《洞庭春色/沁园春》 宋·无名氏

绛萼欺寒,暗传春信,一枝乍芳。
向篱边竹外,前村雪里,青梢犹瘦,疏影溪傍。
惹露和烟凝酥艳,似潇洒玉人初试妆。
江南路,有多情伫立,回尽柔肠。

766 《何侯洞》 宋·无名氏

何氏因韩姓始传,无由与舜共升天。
洞前九井皆湮没,唯有荆榛绕庙壖。

767 《题蜕龙洞·鸣凤洞》 宋·无名氏

鸣凤来仪瑞翠巅,洞中阻隘石门全。
傍通小径无穷极,溜响玎珰有穴泉。

768 《题蜕龙洞·伏虎岩》 宋·无名氏

空岩深峻可栖真,猛虎温驯异类亲。
正节天师时憩此,逍遥忘返咏章新。

769 《题蜕龙洞·白茆洞》 宋·无名氏

西南十里岭之巅,灵冢岿然洞隐仙。
门辟神扃低视井,柱生一窃仰瞻天。
瓮中春酒今朝酿,洞内仙宾昔日贤。
路阻山高难可到,茆君职守几千年。
白茆职此不知年,井窦回环会饮仙。
遗迹空存春酒瓮,通天灵窃尚依然。

770 《寄题周效美琨瑶洞》 宋·梅尧臣

仙人采玉驱雄龙,列山剖璞青腔空。
因邃为堂曲为室,石乳溜壁光玲珑。
僊归龙去草树草,蔽翳不复人踪通。
指疆买墅下峰下,洗斸务欲险怪穷。

771 《送张推官洞赴晏相公辟》 宋·梅尧臣

送子居大梁,关中乃关外。
往者边事繁,秦民被灾害。
今闻独丰穰,逮堠无动旝。
相公欲勤劳,请以临都会。

772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丹山洞》 宋·梅尧臣

山无凤皇飞,洞有仙人迹。
蝙蝠大如鸦,莓苔遍上屐。
自惭无道骨,安问缘云客。

773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一归云洞》 宋·梅尧臣

洞深岂不有神物,朝朝但见云飞还。
云收雨歇草树湿,涧下流水空潺潺。

774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涟漪洞》 宋·梅尧臣

流泉决决出洞底,自有细浪非风吹。
山花逐水到山下,漏泄人间春未知。

775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碧云洞》 宋·梅尧臣

谁将万古倚云剑,刺破苍石天窗开。
下贮泓渊不可极,有时月漏清光来。

776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朝阳洞》 宋·梅尧臣

洞门虽向扶桑开,洞深不放阳乌入。
古来道士今莫逢,石壁乳流苔正湿。

777 《和滕公游穿山洞》 宋·梅尧臣

洞口水石浅,潺潺泻绿蒲。
缘溪进岩窦,阴黑人境殊。
中言有物怪,蟠蛰春来苏。
霖雨虽有意,风雷莫相扶。

778 《谢景修惠洞庭春色》 宋·晁说之

洞庭春色何年赋,越国王孙几种愁。
今日忽亲鹦鹉杓,当家余韵落芳洲。

779 《听罗讦事话太湖洞庭之景因赋十韵》 宋·王禹偁

思纯十日水乡游,归见同年说不休。
湖阔尽疑吞泽国,洞深皆道彻宣州。
杉松自宿千年鹤,橘柚堪轻万户侯。
销夏古湾长积雪,隔帆危柱几经秋。

780 《八绝诗归云洞》 宋·王禹偁

碧洞何眈眈,呀然倚山根。
朝云出如呕,暮云归如吞。
大块气不死,兹为玄牝门。
怪石攡左右,势若貙虎蹲。
旁行数十步,漆黑不可扪。
安得鞭烛龙,为吾前驰奔。
寻尽神仙窟,一一知其源。

* 关于洞洞的诗词 描写洞洞的诗词 带有洞洞的诗词 包含洞洞的古诗词[宋代](12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