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烟的诗词[唐代](863首)

321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唐·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咏物竹子怀才不遇

322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 唐·刘禹锡

惊禽一辞巢,栖息无少安。
秋扇一离手,流尘蔽霜纨。
故侣不可追,凉风日已寒。
远逢杜陵士,别尽平生欢。

323 《游桃源一百韵》 唐·刘禹锡

沅江清悠悠,连山郁岑寂。
回流抱绝巘,皎镜含虚碧。
昏旦递明媚,烟岚分委积。
香蔓垂绿潭,暴龙照孤碛。

324 《桃源行》 唐·刘禹锡

渔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
拖纶掷饵信流去,误入桃源行数里。
清源寻尽花绵绵,踏花觅径至洞前。

325 《泰娘歌》 唐·刘禹锡

泰娘家本阊门西,门前绿水环金堤。
有时妆成好天气,走上皋桥折花戏。
风流太守韦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

326 《送鸿举游江西》 唐·刘禹锡

禅客学禅兼学文,出山初似无心云。
从风卷舒来何处,缭绕巴山不得去。
山州古寺好闲居,读尽龙王宫里书。

327 《途中早发》 唐·刘禹锡

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
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水流白烟起,日上彩霞生。
隐士应高枕,无人问姓名。

328 《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 唐·刘禹锡

巩树烟月上,清光含碧流。
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舟。
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
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329 《松江送处州奚使君》 唐·刘禹锡

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
从来别离地,能使管弦愁。
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
知君五陵客,不乐石门游。

330 《早秋集贤院即事(时为学士)》 唐·刘禹锡

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
树含秋露晓,阁倚碧天秋。
灰琯应新律,铜壶添夜筹。
商飙从朔塞,爽气入神州。

331 《和东川王相公新涨驿池八韵》 唐·刘禹锡

今日池塘上,初移造物权。
苞蔵成别岛,沿浊致清涟。
变化生言下,蓬瀛落眼前。
泛觞惊翠羽,开幕对红莲。

332 《立春日晓望三素云》 唐·李应

玄鸟初来日,灵仙望里分。
冰容朝上界,玉辇拥朝云。
碧落流轻艳,红霓间彩文。
带烟时缥缈,向斗更氤氲。
仿佛随风驭,迢遥出晓雰。
兹辰三见后,希得从元君。

333 《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 唐·吕温

纯精结奇状,皎皎天一涯。
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
半岩晦云雪,高顶澄烟霞。
朝昏对宾馆,隐映如仙家。

334 《同舍弟恭岁暮寄晋州李六协律三十韵》 唐·吕温

古人犹悲秋,况复岁暮时。
急景迫流念,穷阴结长悲。
阳乌下西岭,月鹊惊南枝。
揽衣步霜砌,倚杖临冰池。

335 《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 唐·吕温

纯精结奇状,皎皎天一涯。
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
半岩晦云雪,高顶澄烟霞。
朝昏对宾馆,隐映如仙家。

336 《同舍弟恭岁暮寄晋州李六协律三十韵》 唐·吕温

古人犹悲秋,况复岁暮时。
急景迫流念,穷阴结长悲。
阳乌下西岭,月鹊惊南枝。
揽衣步霜砌,倚杖临冰池。

337 《终南山下作》 唐·孟郊

见此原野秀,始知造化偏。
山村不假阴,流水自雨田。
家家梯碧峰,门门锁青烟。
因思蜕骨人,化作飞桂仙。

338 《终南山下作》 唐·孟郊

见此原野秀,始知造化偏。
山村不假阴,流水自雨田。
家家梯碧峰,门门锁青烟。
因思蜕骨人,化作飞桂仙。

春天写水写景抒情

339 《送远曲》 唐·张籍

吴门向西流水长,水长柳暗烟茫茫。
行人送客各惆怅,话离叙别倾清觞。
吟丝竹,鸣笙簧,酒酣性逸歌猖狂。

340 《泗水行》 唐·张籍

泗水流急石纂纂,鲤鱼上下红尾短。
春冰销散日华满,行舟往来浮桥断。
城边鱼市人早行,水烟漠漠多棹声。

* 关于流烟的诗词 描写流烟的诗词 带有流烟的诗词 包含流烟的古诗词[唐代](8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