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的诗词(832首)

81 亭吟》 唐·徐彦伯

贞寂虑兮山幽,怜芳若兮揽中洲。
崩湍委咽日夜流,孤客危坐心自愁。
矧鹤唳兮风晓,复猿鸣兮霜秋。

82 南寄舍弟》 唐·王泠然

昔予从不调,经岁旅源。
念尔长相失,何时返故园。
寄书迷处所,分袂隔凉温。
远道俱为客,他乡共在原。
归情春伴雁,愁泣夜随猿。
愧见高堂上,朝朝独倚门。

83 《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阳太守》 唐·李颀

罢吏今何适,辞家方独行。
嵩阳入归梦,颍水半前程。
闻道阳守,东南卧理清。
郡斋观政日,人马望乡情。
叠岭雪初霁,寒砧霜后鸣。
临川嗟拜手,寂寞事躬耕。

84 《观江名胜图》 唐·王昌龄

刻意吟云山,尤知隐沦妙。
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
而我高其风,披图得遗照。
援毫无逃境,遂展千里眺。

85 《早过临》 唐·陶翰

夜来三渚风,晨过临岛。
湖中海气白,城上楚云早。
鳞鳞鱼浦帆,漭漭芦洲草。
川路日浩荡,惄焉心如捣。
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
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
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

86 上送梁二,恩命追赴上都》 唐·刘长卿

贾生年最少,儒行汉庭闻。
拜手卷黄纸,回身谢白云。
故关无去客,春草独随君。
淼淼长水,东西自此分。

87 《更被奏留南,送从弟罢使江东》 唐·刘长卿

又作南客,还悲木叶声。
寒潮落瓜步,秋色上芜城。
王事何时尽,沧洲羡尔行。
青山将绿水,惆怅不胜情。

88 《送沈少府之任南》 唐·刘长卿

惜君滞南楚,枳棘徒栖凤。
独与千里帆,春风远相送。
此行山水好,时物亦应众。
一鸟飞长,百花满云梦。
相期丹霄路,遥听清风颂。
勿为州县卑,时来自为用。

89 《送李穆归南》 唐·刘长卿

扬州春草新年绿,未去先愁去不归。
水问君来早晚,老人偏畏过芳菲。

90 《送李穆归南》 唐·刘长卿

扬州春草新年绿,未去先愁去不归。
水问君来早晚,老人偏畏过芳菲。

91 阴书怀,寄王宗成(一作王宗城)》 唐·李白

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长亭。
大舶夹双橹,中流鹅鹳鸣。
云天扫空碧,川岳涵馀清。
飞凫从西来,适与佳兴并。

高中文言文传记

92 《颍阳别元丹丘之阳》 唐·李白

吾将元夫子,异姓为天伦。
本无轩裳契,素以烟霞亲。
尝恨迫世网,铭意俱未伸。
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

送别友人

93 《将往江,寄李十九儋》 唐·韦应物

燕燕东向来,文鹓亦西飞。
如何不相见,羽翼有高卑。
徘徊到河洛,华屋未及窥。
秋风飘我行,远与海期。
回首隔烟雾,遥遥两相思。
阳春自当返,短翮欲追随。

94 《和李二主簿,寄上綦毋三》 唐·韦应物

满城怜傲吏,终日赋新诗。
请报阴客,春帆浪作期。

95 《崔仓曹席上送殷寅充石相判官赴南》 唐·岑参

无底绿江深,宿处津亭枫树林。
驷马欲辞丞相府,一樽须尽故人心。

96 上别范大》 唐·钱起

悲风陨凉叶,送归怨南楚。
穷年将别离,寸晷申宴语。
流不尽,征棹忽复举。
碧落半愁云,黄鹤时顾侣。
游宦且未达,前途各修阻。
分袂一相嗟,良辰更何许。

97 《奉送刘相公江催转运》 唐·钱起

国用资戎事,臣劳为主忧。
将征任土贡,更发济川舟。
拥传星还去,过池凤不留。
唯高饮水节,稍浅别家愁。
落叶边雨,孤山海上秋。
遥知谢公兴,微月上江楼。

98 《晚次阳》 唐·张继

微凉风叶下,楚俗转清闲。
候馆临秋水,郊扉掩暮山。
月明潮渐近,露湿雁初还。
浮客了无定,萍流海间。

99 《送郭赞府归南》 唐·韩翃

骏马南客,归时引望新。
江声六合暮,楚色万家春。
白苎歌西曲,黄苞寄北人。
不知心赏后,早晚见行尘。

100 《送蒋员外端公归南》 唐·韩翃

南芳草色,日夕引归船。
御史王元贶,郎官顾彦先。
光风千日暖,寒食百花燃。
惆怅佳期近,澄江与暮天。

唐诗三百首写景怀古

* 关于淮的诗词 描写淮的诗词 带有淮的诗词 包含淮的古诗词(83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