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识的诗词(2050首)

961 《诫酒肉慈慧法门》 宋·释遵式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
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
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
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

962 《依修多罗立往生正信偈》 宋·释遵式

稽首西方安乐刹,弥陀世主大慈尊。
我依种种修多罗,成就往生决定信。
住大乘者清净心,十念念彼无量寿。
临终梦佛定往生,大宝积经如是说。

963 《李暮吹笛歌》 宋·四锡

洛阳少年称李暮,众推横笛多功夫。
当时教坊第一部,算得比衣皆不如。
天津杨柳笼桥绿,胧月澹烟何处宿。
不怕金吾禁夜严,偷得新翻禁中曲。

964 《梅花喜神谱·烂熳二十八枝》 宋·宋伯仁

八珍风味清,藜肠岂曾识。
堪嗤尝脔人,欲与鱼兼得。

965 《宝林寺二首》 宋·宋日隆

年来试凋邑,如僧住破庵。
颇识众因果,宁忍事嗔贪。
晨飧虽不饱,夜梦却自安。
缅怀百里内,何异一室间。

966 《题金相寺三首》 宋·苏坚

已爱观音远俗尘,鹫峰林壑更清新。
不辞遍历安禅地,要使溪山识主人。

967 《荐福塔聊句》 宋·苏舜元

踊甓皇都壮,盘基紫宙雄。
山河供远目,檐户发高风。
梯险三休上,轮开一气中。
门当谷子午。

968 《听鼓琴》 宋·王九龄

至音不传徒按谱,不传之妙心自许。
手挥五弦目飞鸿,千载流风如接武。
鹑衣百年甘蓝缕,鬓雪浸浸用心苦。
我知若人之用心,指下堪为儿女语。

969 《祠庞颍公》 宋·王九龄

贤哉庞颍公,天相佑仁宗。
清规映当代。
劲节摩秋空。
皇佑维四年,蛮寇南海邕。

970 《古意》 宋·王实

少年红颜女,敷芬对芳树。
盈盈淡艳妆,清歌杂妙舞。
凝睇倚高楼,桐丝试一谱。
世间知音稀,谁识姱节素。
清贞守幽闺,不作凡子妇。
容华委西山,良人来何暮。
空床思悠悠,明月正当户。

971 《题倪文昌玉湖书院》 宋·韦奇

齐斋老子今安在,一去人间余廿载。
白衣苍狗几千回,惟有溪山长不改。
吴兴胜概夸玉湖,鹅溪一幅玄晖图。
天光上下渺无极,寒玉倒浸清冰壶。

972 《次古堂岁寒杂书韵》 宋·翁森

清新如修竹,月露洗琅玕。
爱之不能舍,一月三四看。
伊人伟识量,文字馀波澜。
出处早见几,在汉申屠蟠。

973 《使华亭》 宋·翁纬

走清奔碧日潺湲,势与晴江远接连。
沙草碧侵区马路,岸花红湿钓鱼船。
烟生远店收寒雨,风起高梧咽暮蝉。
徐氏旧居人识否,渡南溪下白云边。

974 《仙都山》 宋·吴说

佳住从来说鼎湖,兹游直欲到清都。
参天玉箸千寻许,堕地金莲十丈无。
江观便思眠一柱,海山今喜识方壶。
直须买取鹅溪绢,要画沧洲水墨图。

975 《炼丹台》 宋·吴通

我寻陶隐居,山中多古迹。
青障抚清泉,白云抱苍壁。
入经碎玉桥,便是幽人宅。
仙人昔炼丹,嶙嶒一卷石。

976 《明逸宣义披仙馆》 宋·吴颐

仙境清闲识者稀,几人来此学幽栖。
红泉瑶草春长在,流水桃花路弗迷。
丹气犹涵阶下井,遗踪难认壁间题。
只怜星石今无恙,夜夜寒光北斗齐。

977 《上人陈情十首之一》 宋·吴璋

下笔非能不自休,清谈不足第三流。
梦中读易疑神动,醉里吟诗想鬼愁。
飞鹘岂徒惊燕雀,骑驴直欲度骅骝。
此君须异无人识,惭愧当年遇褚裒。

978 《寄浙漕王子文野以思君令人老五字为韵得诗五》 宋·五迈

长沙一倾盖,情好如埙篪。
间关十寒暑,何时不相思。
君为睢邸教,再挹冰玉姿。
升堂拜寿母,摩机识馨儿。

979 《子猷访戴图》 宋·谢幼谦

溪山雪夜本清奇,底事扁舟只凭归。
谁识去来皆兴耳,归时更好似来时。

980 《三眠柳》 宋·谢子才

万丝缫绿费春工,斜倚阑干枕晓风。
两被流莺惊梦觉,依前睡趁海棠红。
嫩叶吹风不自持,浅黄微绿映清池。
玉人未识分离恨,折向堂前学画眉。

* 关于清识的诗词 描写清识的诗词 带有清识的诗词 包含清识的古诗词(20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