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湍壮的诗词[宋代](26首)

1 《九锁山十咏·翠蛟亭》 宋·吕同老

洄洑古涧深,蜿蜒层湍壮
长年蓄飞泉,一決起豪宕。
高有百尺松,蓊郁蔽青障。
下有荇与萍,翠色映空旷。

2 《括江神子》 宋·林正大

狂胡鞍马自为家。
遣宫娃。
嫁胡沙。
万里风烟,行不见京华。

写景送别

3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钜鹿魏野江东僧用晦》 宋·魏野

危城闲登临,秋色际空碧。
四顾廊且平,万虑忽然释。
精诚日月暗,旷达天地窄。
壮节但孤耸,愤气欲四射。

4 《忆山送人》 宋·苏洵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5 《浯溪图》 宋·释德止

夷途勿抛控,抛探马多失。
挹水勿极量,极量器多溢。
安史起天宝,转战竟奔北。
辞臣献颂诗,要垂万世则。

6 《题安流亭》 宋·卫博

剑潭百尺深,中有神物蟠。
东注骈山脚,凿凿穿巑屼。
广拟一苇航,声战两耳寒。
异哉黄头郎,放棹随飞湍。

7 《秋云》 宋·王安石

秋云放雨静山林,万壑崩湍共一音。
欲记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

8 《避暑江上》 宋·陆游

苦热厌城市,初夜临江湍。
风从西山来,颇带积雪寒。
堰声静尤壮,喷薄如急滩。
顿远车马喧,更觉衣裳单。
断岸吐缺月,恨不三更看。
且随萤火归,城扉欲横关。

9 《力漕篇呈发运王司封宝臣》 宋·梅尧臣

兵外肢强,兵内体壮。
敛之尽归,岁以多饷。
东南舳舻,衔尾而上。
浮江浮淮,泝汴之湍。

10 《宿千岁庵听泉》 宋·刘克庄

因爱庵前一脉泉,襥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11 《秋怀三十六首》 宋·邵雍

清湍文鸳鸯,寒潭绣鸂鶒。
长天净如水,不废秋江碧。
男子一寸心,壮士万夫敌。
菡萏香风中,扁舟会相忆。

12 《横山堂三章》 宋·葛立方

阳羡之水兮湍喧豗,砅崖转石兮万壑殷雷。
濑浅浅兮忽如泻,畦碧绣兮溪罨画。
横山老人兮乐天无忧,聊临睨兮夷犹。
擥芳茝兮大薄,搴杜若兮汀洲。

13 《读平险铭寄李汉老》 宋·刘子翚

官侯凿平剑浦滩,游子不歌行路难。
李公作铭垂不刊,峻峰激流生笔端。
斯文岂但夸雄观,寓理之奥开聋眢。
惟人性天同广胖,横目立见分庭坛。

14 《西峡行》 宋·张元干

西峡门东晚潮上,涛头驾风高数丈。
绝江艇子更扬帆,风水相吞两岸壮。
中流荡潏思虑深,欲济未意愁夕阴。
贾客胡商数航海,忍死射利诚何尽。

15 《上下驿矶》 宋·陈造

湖阴数里间,山麓矻两矶。
矶麓突江出,禹功不及施。
千古妨行舟,死生系毫厘。
我昔步矶上,雨歇暑气微。

16 《舟中二首》 宋·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起坐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17 《题郭功甫诗卷》 宋·李廌

山人跨鱼天上来,识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举异童子,林宗独谓王佐材。
蚩蚩众目如瞽蒙,白马羽雪皆皑皑。
古有仁贤不愚者,举足疐路心徘徊。

18 《双飞桥》 宋·冯时行

巨木架长虹,横跨惊湍上。
有如排世难,出力贵用壮。
行人知宝地,非此欲何向。
因怀济川功,作诗鑱绝嶂。

19 《题城山道人庵》 宋·董嗣杲

官俸胥方给,山殽市可需。
雨多沙碛失,桥断路程迂。
古树声何壮,秋萍迹已枯。
病身惭到此,有愧竹筇扶。

20 《喜雨柬權邑蔡丞》 宋·刘宰

高槐障午暑,巨竹摇清风。
中郎百世英,一官此从容。
心事付盟鸥,年光占候蟲。
客来欲有言,一笑抚双松。

* 关于湍壮的诗词 描写湍壮的诗词 带有湍壮的诗词 包含湍壮的古诗词[宋代](2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