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潮声的诗词[宋代](474首)

221 《依韵和吴起季见寄》 宋·李兼

骐骥瘦,驽骀肥,不如占我白石矶。
出无车,食无肉,宁复羡渠黄金屋。
叔孙礼乐何纷纶,两生不行岂徒云。
丈夫结交半天下,几人沮溺同耕云。

222 《题都亭驿》 宋·施宜生

江梅的烁未全开,老倦无心上将台。
人在江南望江北,断鸿声里送潮来。

223 《楞严经偈》 宋·蔡卞

觉海性澄图,图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国土,知觉乃众生。

224 《和张寓轩题孤山二首》 宋·方逢辰

吝骄专恣讳言兵,祸本伊谁自种成。
潮汛有时声转怒,权奸一死罚犹轻。
道无起灭无今古,物有消虚有长盈。
赞化正需豪杰手,华山深处卧升平。

225 《宿镇江丹阳馆》 宋·傅梦得

暂泊喜天晴,丹阳住晚程。
半窗留月色,隔岸送钟声。
江绕金山寺,云生铁瓮城。
片帆催早发,莫待暗潮平。

226 《夜泊富阳》 宋·李若川

弭节富春岸,江潮侵夜生。
扁舟人未寐,风动菰蒲声。
群物渐以息,客怀有余情。
开篷坐深夜,月在云间明。
远眺江水阔,仰视天河横。
念此复何极,旷然千古情。
恨阻心中侣,浊醪相与倾。

227 《书怀》 宋·李氏

门对云霄碧玉流,数声渔笛一江秋。
衡阳雁断楚天阔,几度潮来问故舟。

228 《送何水部蒙出牧宜阳》 宋·李虚己

宜川三月水东流,秀出江南二十州。
红旆使君今日去,白衣举子昔年游。
海潮赋就藏书府,竞渡诗成在郡楼。
国史待修循吏传,政声早晚达凝旒。

229 《天柱雉儿行》 宋·利书记

当年江上扬风舲,淮山望极排空青。
今登天柱赏潜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禅业一室因栖寄,选胜寻幽产真伪。
虚廊揩藓读残碑,三百年前刊异事。

230 《送人之湘阴谒知己》 宋·林昉

一声歌未断,江动欲潮生。
是月寒露下,故人湘水行。
沙云晴见雁,船火夜闻筝。
谢令应相喜,先期发吏迎。

231 《西湖》 宋·刘信夫

长乐钟声下九天,万家春色柳摇烟。
山迎山送利名客,潮落潮生来去船。

232 《早行》 宋·刘应时

登舆睡思尚昏昏,斗柄衔山月在门。
鸡犬未鸣潮半落,草虫声在荳花村。

233 《游圆通寺》 宋·马仲珍

十步九憩息,行行不计程。
径长人未尽,寺近地差地。
古井知潮候,重云隔磬声。
榴花半零落,碎糁石棋枰。

234 《游金山》 宋·潘景良

嵌岩穹窿,屹立乎江中。
崩湍下瞰不见底,巨石崛出高摩空。
混沌破来到今几万岁,雄奇秀丽胡为乎此山兮夕钟。
长江西来一万里,当空削出金芙蓉。

235 《题钓台》 宋·邵亢

子陵台下山层层,奇峰壮气横云生。
处士溪边水泚泚,碧波明月涵天清。
老松偃蹇傲世色,绿竹潇洒吟风声。
潮头百仞出海门,飘吴击越如毛轻。
飞来滩下不敢过,变作平浪归沧溟。

236 《题东庵广福禅院》 宋·施德操

何处登临眼最明,雪峰佳处一川平。
潮随海月生时上,峰在云天静处横。
幢盖神扶乔木影,风雷井闭古泉声。
灵踪凿尽翻惆怅,何日游山报道成。

237 《晓上人还浙东》 宋·释法平

鸟宿柴门静,更深别意倾。
孤灯寒有晕,细雨夜无声。
渡晓人争立,潮平橹乱鸣。
君今成独往,老罢苦为情。

238 《姚江》 宋·释昙莹

沙尾鳞鳞水退潮,柳行出没见渔樵。
客船自载钟声去,落日残僧立寺桥。

239 《送文兆归庐山》 宋·释行肇

剑峰双倚汉,荡桨月中归。
潮白岛西出,帆孤岸际飞。
香连潭影直,磬度雪声微。
几夕□诗坐,相思入定稀。

240 《游泽山》 宋·汪翔龙

独俯空堂夜,无人境自宽。
高风河影动,斜月竹身寒。
潮海秋声阔,山林客梦安。
坐来列几点,北斗挂阑干。

* 关于潮声的诗词 描写潮声的诗词 带有潮声的诗词 包含潮声的古诗词[宋代](47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