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澹台的诗词[宋代](70首)

21 《浓翠台》 宋·张洞

君怀澹无营,潇潇渊明伍。
筑台面乔岳,种竹环幽户。
糠秕身后名,徽纆腰间组。
高风激奔竞,救时非小补。

22 《苏武慢·澹霭空濛》 宋·陆游

淡霭空濛,轻阴清润,绮陌细初静。
平桥系马,画阁移舟,湖水倒空如镜。
掠岸飞花,傍檐新燕,都似学人无定。
叹连成戎帐,经春边垒,暗凋颜鬓。

23 《蓬瀛台》 宋·韩元吉

雨余天定澹澄瀛,及此秋郊一日晴。
轩盖翩翩度林影,笙箫隐隐杂溪声。
风随广席歌呼转,云满高台步武生。
记取今年作重九,丹崖绝壑是神清。

24 《续赋家园七咏·百花台》 宋·刘子翚

森沈径易迷,搘筇为徘徊。
何处春光多,时登百花台。
主人澹无情,林花为谁开。

25 《足亭张康节南亭也台数尺亭在其上》 宋·李廌

人生天地间,海中一浮沤。
欲求无厌心,无乃不胜求。
知足有真乐,不然多悔尤。
浅儒急名誉,夸人矜智谋。

26 《同德麟诸公观秋风阁自赋诗台乘月泛江》 宋·李廌

虚阁凌缥缈,危台俯湠漫。
凭槛眺落景,倚柱送归翰。
空蒙暝色合,戃怳天宇宽。
皎皎明月上,炯炯青林端。

27 《与诸友游杨氏池上呼王隐居小饮晚登书台》 宋·王灼

微风度竹气,澹烟增树色。
控寻得佳境,滟滟一池碧。
藻荇纷纵横,鱼虾时跳掷。
同游好事者,喜我有此地僻。

28 《题秋台诗卷》 宋·王柏

骚雅驰声历几霜,驾言拙嬾擅词场。
登台甚矣秋容澹,得句依然风骨香。
卷尽辞穷余古韵,笔精墨妙发潜光。
此中境界真堪乐,枕上休贪南面王。

29 《送台州沈虞卿使君入朝》 宋·孙应时

靖康建炎事,尝闻诸公言。
志士日夕心,鸣咽声气吞。
新亭五十年,尘埃尚中原。
君王大经略,梦想天河翻。

30 《祝英台近·北固亭》 宋·岳珂

澹烟横,层雾敛。
胜概分雄占。
月下鸣榔,风急怒涛飐。
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

咏史怀古

31 《喜迁莺》 宋·高观国

凉云归去。
再约著,晚来西楼风雨。
水静帘阴,鸥闲菰影,秋到露汀烟浦。
试省唤回幽恨,尽是愁边新句。

写景思乡

32 《鹧鸪天》 宋·卢祖皋

岸柳黄深绿已垂。
庭花红遍白还飞。
几回画蜡银台梦,双字香罗金缕衣。
山浅澹,水茫澹,水茫弥。
顿无消息许多时。
杏梁知有新来燕,下却重帘不放归。

33 《丑奴儿慢·麓翁飞翼楼观雪》 宋·吴文英

东风未起,花上纤尘无影。
峭云湿,凝酥深坞,乍洗梅清。
钓卷愁丝,冷浮虹气海空明。
若耶门闭,扁舟去懒,客思鸥轻。

写雪盼春感叹

34 《青玉案·参横月落闻街鼓》 宋·李吕

参横月落闻街鼓。
指杨柳、天边路。
冷澹梨花啼玉箸。
五云芝检,八花砖影,稳上鳌头去。
吹箫台冷秦云暮。
玉勒嘶风弄娇步。
四雁峰前凭尺素。
壁尘香减,绮窗风静,记得题诗处。

35 《上元夜送沈伯时赴南康山长》 宋·孙锐

十载从游吾道南,山斋苜蓿澹于甘。
飞鱼想得三台兆,待雪空余□丈函。
席冷几番驯白鹿,罗传此夜赋黄柑。
太平不日经筵召,好把鳞书早晚探。

36 《丁酉元日》 宋·陈深

夜中不成寐,卧觉风剡剡。
残寒卖馀勇,飞雪独万惨。
黎明卷新霁,旭日光晻晱。
穷阴得阳和,春气已先感。

37 《陪守斋至玉湖书院作》 宋·陈鉴之

天垂大溪碧,近树齐远山。
水气涵野色,缥缈亭数间。
维昔文节公,孤标凛群奸。
飘然两屐齿,云岩遍跻攀。

38 《再作十绝寄胡伯负兵侍仲方尚书》 宋·李元实

公家富贵足掀天,都出新州十九年。
若念象台今日客,方知澹老子孙贤。

39 《再作十绝寄胡伯负兵侍仲方尚书》 宋·李元实

澹翁直气贯三才,入座云仍渐上台。
料想而今闻底事,中心应亦念渠回。

40 《清风十韵》 宋·李宗谔

閒馆方回暑,商飚乍应金。
天高初起籁,松澹更宜琴。
汾棹传歌远,班诗托兴深。
东阳仁自布,西颢气还侵。

* 关于澹台的诗词 描写澹台的诗词 带有澹台的诗词 包含澹台的古诗词[宋代](7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