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烟棹的诗词[宋代](382首)

101 《玉楼春》 宋·高观国

春烟澹澹生春水。
曾记芳洲兰棹舣。
岸花香到舞衣边,汀草色分歌扇底。
棹沈云去情千里。
愁压双鸳飞不起。
十年春事十年心,怕说湔裙当日事。

102 《昭君怨(题春波独载图)》 宋·高观国

一棹莫愁烟艇。
飞破玉壶清影。
水溅粉绡寒。
渺云鬟。
不肯凌波微步。
却载春愁归去。
风澹楚魂惊。
隔瑶京。

103 《诉衷情》 宋·高观国

西楼杨柳未胜烟。
寒峭落梅天。
东风渡头波晚,一棹木兰船。
花态度,酒因缘。
足春怜。
屏开山翠,雨怯云娇,尽付愁边。

104 《水调歌头(张太博方送别壁津楼再赋即席和)》 宋·魏了翁

檥棹汉嘉口,更尽渭城杯。
凌云山色。
似为行客苦伤怀。
横出半天烟雨,锁定一川风景,未放客船开。

105 《水调歌头(张太博方送别壁津楼再赋即席和)》 宋·魏了翁

檥棹汉嘉口,更尽渭城杯。
凌云山色。
似为行客苦伤怀。
横出半天烟雨,锁定一川风景,未放客船开。

婉约写景抒情

106 《谒金门》 宋·卢祖皋

兰棹举。
相趁落红飞去。
一隙轻帘凝睇处。
柳丝牵不住。
昨日翠蛾金缕。
今夜碧波烟渚。
好梦无凭窗又雨。
天涯知几许。

107 《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 宋·卢祖皋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
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
三生溪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
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

相思

108 《松江哨遍》 宋·刘学箕

归帆征棹,相望于黄芦烟草之际。
去来乎桥之左右者,若非人世,极画工之巧所莫能形容。
每来维舟,未尝即去,徜徉延伫,意尽然后行。
至欲作数语以状风景胜概,辞不意逮,笔随句阁,良可慨叹。

109 《水调歌头(饮垂虹)》 宋·刘学箕

三载役京口,十度过松江。
垂虹亭下烟水,长是映篷窗。
钓得锦鳞成鲙,快把双螯浩饮,豪气未能降。
醉舞影零乱,心逐浪舂撞。

110 《菩萨蛮(鄂渚岸下)》 宋·刘学箕

烟汀一抹蒹葭渚。
风亭两下荷花浦。
月色漾波浮。
波流月自留。
若耶溪上女。
两两三三去。
眉黛敛羞蛾采菱随棹歌。

111 《贺新郎(游西湖)》 宋·葛长庚

倚剑西湖道。
望弥漫、苍葭绿苇,翠芜青草。
华表凄凉市朝古,极目暗伤怀抱。
秋色与、芰荷俱老。

宋词三百首写景抒情

112 《念奴娇(次朱制参送其行)》 宋·赵以夫

尊前一笑,问梅花消息,几枝开遍。
咳唾随风人似玉,寒夜春生酒面。
故里天遥,殊乡岁晚,忍对骊驹宴。
无情潮汐,可能为我留恋。

113 《满江红》 宋·夏元鼎

人世何为,江湖上、渔蓑堪老。
鸣榔处,汪汪万顷,清波无垢。
_乃一声虚谷应。
夷犹短棹关心否。

114 《贺新郎(用赵用父左司韵送郑宗丞)》 宋·吴潜

又是春残去。
倚东风、寒云淡日,堕红飘絮。
燕社鸿秋人不问,尽管吴笙越鼓。
但短发、星星无数。

115 《生查子》 宋·吴潜

谁家白面郎,画舫朱帘挂。
十二列金钗,一局文楸罢。
歌舞不知休,醉倒荷花下。
归棹踏烟波,灯火芜城夜。

地名写景感伤怀乡

116 《贺新郎》 宋·吴潜

一笑春无语。
但园林、阴阴绿树,老红三数。
底事东风犹自妒,片片狂飞乱舞。
便燕懒、莺残初起。

117 《满江红》 宋·吴潜

“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九字分韵,以饯行色,盖反骚也。
余得对字,就赋。
把手西园,有山色、波光相对。
金马客,明朝飞棹,水肥帆驶。

悼亡悲痛相思孤寂

118 《行香子》 宋·吴潜

行香子,走笔和韵
世事尘轻,宠辱何惊。
□不须、更问君平。
一帆客棹,几曲渔汀。

祝寿

119 《谒金门(老香堂和韵)》 宋·吴潜

秋已老,又是败荷衰草。
客子安排归棹了。
回头烟树渺。
檀板休教歌杳,金兽且教香绕。
一醉秋堂秋夜悄。
从他霜漏晓。

120 《朝中措(就酌菖酒饯教忠,再用韵)》 宋·李曾伯

南风吹棹过吴头。
聚散付云浮。
且共一杯怀楚,须期万户封留。
藕花时候,五湖烟雨,西子扁舟。
转首梦回残角,征人塞上新秋。

* 关于烟棹的诗词 描写烟棹的诗词 带有烟棹的诗词 包含烟棹的古诗词[宋代](3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