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犹异的诗词[宋代](598首)

581 《景德寺饮会丘思同作述怀诗兼纪一席之事见约》 宋·苏颂

濒江多胜宇,兹地更推高。
结友为文会,开樽较饮豪。
春华今始盛,圣代况亲遭。
美景堪行乐,雄谈任叫号。

582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诏领祠宫遂还乡闬燕间无事》 宋·苏颂

我昔就学初,龆童齿未龀。
严亲念痴狂,小艺诱愚钝。
始时授章句,次第教篇韵。
蒙泉企层澜,覆篑期九仞。

583 《赠张公贲》 宋·张耒

我昔为诸生,春书谏议公。
后来辱称奖,礼数宾客同。
决科甫弱冠,年少气如虹。
归来陪后乘,不责醉后恭。

584 《檄中原》 宋·陈宓

大哉我宋得天下,仁比三代泽过之。
太祖太宗贻典则,真宗仁考父母慈。
熙丰足国振百度,要使宇内无蛮夷。
哲宗元佑建皇极,敬用贤哲如蓍龟。

585 《送术明居士燕道觉归东林》 宋·方回

君不见钱塘西湖三贤堂,林苏宋人白傅唐。
三贤生本不相识,死乃异代同烝尝。
又不见吴江垂虹三高祠,鸱夷一舸浮西施。
天随陆子玄真子,求志逃名非一时。

586 《放鹤亭记》 宋·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
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古文观止隐逸生活

587 《次韵酬吴德夫去秋送行之作》 宋·赵蕃

湘西一杯酒,渺渺红叶换。
江东千里云,落落黄犬叹。
人生七十稀,百里九十半。
初期枉车马,近乃遗札翰。

秋天送别写人品格

588 《代寿李参预雁湖先生五十韵》 宋·程公许

仙李蝉嫣系绪长,彤岩谱牒自曹王。
滔滔江汉流波漫,濯濯芝兰奕叶芳。
陵井已偕儒术显,异岩尤擅史才良。
榆枌倍借钧重,阀阅高腾万丈光。

589 《閒居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 宋·释文珦

予生驽且钝,良御谩加鞭。
蹇步常居后,长途靡克前。
於焉辞里塾,竟尔向林泉。
鲁诰方擩哜,真乘又赜研。

590 《元佑癸酉秋九月蒙恩补郡维扬十一月到治莅事》 宋·苏颂

维扬禹九州,淮南唐四镇。
地据江海冲,星占楚吴分。
五季剧荒扰,我朝夷僭闰。
督府时称雄,守帅选常遴。

591 《题东瓯王友直尚友堂》 宋·魏了翁

土恨生世晚,不为三代民。
谁知伊傅至孔孟,亦学古道嗤时人。
岂惟三代时,尧舜万古师。
犹云若稽古,不知古为谁。

592 《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 宋·苏颂

忆昔初读南华篇,但爱闳辨如川源。
沉酣渐得见真理,驰骛造化游胚浑。
潜心四纪不知倦,间日讲解时寻温。
其言无端极放肆,大抵顺物尤连犿。

593 《辨奸论》 宋·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

古文观止议论

594 《凌虚台记》 宋·苏轼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
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
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
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

古文观止叙事抒怀

595 《刑赏忠厚之至论》 宋·苏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古文观止策论

596 《寄欧阳舍人书》 宋·曾巩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
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古文观止感恩书信

597 《历代传授歌》 宋·陈普

伏羲神农黄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专顼及高辛,唐虞尧舜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汤文武是。
尧舜传官禹传家,天与人与非私畀。

598 《方山子传》 宋·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古文观止写人隐居生活抒怀

* 关于犹异的诗词 描写犹异的诗词 带有犹异的诗词 包含犹异的古诗词[宋代](59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