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狖的诗词(184首)

101 《居南岳怀沈彬》 唐·栖蟾

石房开竹扉,茗外独支颐。
万木还无叶,百年能几时。
隔云闻过,截雨见虹垂。
因忆岳南客,晏眠吟好诗。

唐诗三百首游历向往

102 《题壁》 唐·严含质

下玄八千亿甲子,丹飞先生严含质。
谪下中天被斑革,六千甲子。
血食涧饮厕猿,下浊界。
景云元纪升太一。

103 《过商山》 唐·贯休

吟缘横翠忆天台,啸啼猿见尽猜。
四个老人何处去,一声仙鹤过溪来。
皇城宫阙回头尽,紫阁烟霞为我开。
天际峰峰尽堪住,红尘中去大悠哉。

104 《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 唐·陆龟蒙

汉皋古来雄,山水天下秀。
高当轸翼分,化作英髦囿。
暴秦之前人,灰灭不可究。
自从宋生贤,特立冠耆旧。

105 《九歌》 先秦·屈原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楚辞祭祀

106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107 《哀时命》 先秦·庄忌

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与期。
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
夜炯炯而不寐兮,怀隐忧而历兹。

楚辞

108 《西都赋》 两汉·班固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叙事议论

109 《鲁灵光殿赋》 两汉·王延寿

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
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
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
意者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者也。

叙事建筑赞美

110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111 《九歌 山鬼》 先秦·屈原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1]薜[2]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3]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112 《途中诗》 唐·杨奇鲲

(首缺二句)
风里浪花吹更白,雨中山色洗还青。
海鸥聚处窗前见,林啼时枕上听。
此际自然无限趣,王程不敢暂留停。

113 《寄保暹师》 宋·释宇昭

吟会失秋期,荒山寄病时。
客髭生日早,丛木落青迟。
窥莎井,阴虫占菊篱。
归心何以见,霜月下天崖。

114 《和伯恭殿丞游西蓉山寺》 宋·余靖

休澣约过从,宁论隘与恭。
溪光染醽渌,山色秀芙蓉。
乍霁千丝雨,齐张万盖松。
岫孤如欲遁,迳曲似相逢。

115 《咏华林书院》 宋·高绅

元秀峰前累世居,圣朝旌表振门闾。
四方来客多登弟,一邑为儒喜读书。
诗阁夜闻吟木,水亭晴见戏荷鱼。
石娇华表溪山里,晚景寒烟尽不如。

116 《仙都山》 宋·刘参

古帝此登仙,霓旌不复还。
孤标苍岭外,屹立紫烟间。
上下形端柱,周回影转环。
根疑连海峤,顶欲突天关。

117 《颂古二十一首》 宋·释鼎需

昨夜三更转向西,昏昏宇宙几人迷。
澄潭影转风初息,猿微闻岭外啼。

118 《观音诗》 宋·释契适

方珪座压五云端,修竹丛边舞玉鸾。
施果离苍岫晚,献珠龙透碧波寒。
琉璃瓶对珊瑚印,翡翠环摇玳瑁冠。
百宝阶前丈石上,天上瞻礼爇旃檀。

119 《四明十题其五·云外庵》 宋·释昙颖

山僧好寂静,入云恨不深。
峰间一雨昏,林表孤灯沈。
往来有猿,呼啸自成音。

120 《客枕》 宋·王大受

山居猿最多情,啸月旋风伴醉醒。
昨夜灵敏声霜外,元来不比在家听。

* 关于狖的诗词 描写狖的诗词 带有狖的诗词 包含狖的古诗词(1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