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心的诗词[宋代](1130首)

201 《三韵杂咏七首》 宋·李若川

足随意以行,目惟心所视。
若必待使之,动行即相戾。
是故造自然,斯为理之至。

202 《毗陵太平院壁间画山水熟视之有飞动势殆仙笔》 宋·林景清

山风不动云四寂,万顷波涛生素壁。
三峡夜怒摇星河,九溟昼沸卷霹雳。
谁将江海一笔吞,华阳入砚玄波翻。
灵鳌东转坤轴动,惊浪出没蛟与鼋。

203 《癸未冬至》 宋·林之奇

尘劳终日谩区区,竟是乾坤一腐儒。
半世饱知荣与辱,新冬顿觉我为吾。
关防向后存心误,检点从前制行粗。
理欲从今罢研究,无工夫处是工夫。

204 《题天章》 宋·刘诰

逸少兰亭六百年,别营楼阁奉金仙。
琅函帝赐三朝笔,貌座僧谈二祖禅。
山怪有时浑露石,地灵无处不通泉。
尘心未悟真如理,空爇晨炉一篆烟。

205 《初及第归题净慈寺壁二绝》 宋·刘涣

梵刹仙都顯焕存,心心惟绍法王孙。
俗流不信空空理,将谓长生别有门。

206 《游后洞诗》 宋·刘贽

寺久荒寂无足往,念有子厚弥陀碑。
独趋一里转岩腹,剥粉败赤逢门楣。
亭亭故碑亡旧主,覆以老屋疏且欹。
常嗟古人不可见,尚喜书志存於斯。

207 《古诗》 宋·庞谦孺

处身乾坤中,适意乃其常。
贫贱亦天然,尤怨徒自伤。
平生曲命薄,守已岂不良。
量分稍过差,神理翻百殃。

208 《古诗》 宋·庞谦孺

西风正浩荡,出门无所寻。
强起理菊花,聊以慰我心。
傍篱见南山,经旬阻秋霖。
岂不欲傲游,虑此泥泞深。

209 《凌波辞赋水仙花》 宋·彭九万

岁芳兮婉冉悲,江空兮兰枻归。
人婵媛兮胡来迟,憺风魂兮佩谁思。
素衣兮俨黄里,玉襦兮蒙翠被。
明波渟渟兮渺愁予,含香怀春兮中心苦。

210 《爱莲堂》 宋·钱闻诗

懿哉周濂溪,昔揽星江符。
四时花卉多,独以莲自娱。
公见太极初,学业周孔徒。
如何心清净,爱与释氏俱。

211 《题竹林七贤图》 宋·钱选

昔人好沈酣,人事不复理。
但进杯中物,应世聊尔尔。
悠悠天地间,媮乐本无愧。
诸贤各有心,流俗毋轻议。

212 《挽东莱先生》 宋·邵度

鼓箧胶庠日,公方属外艰。
抠衣天不遇,攻玉理应难。
问我好何学,逢人罕所安。
由今无拂士,孤陋人心酸。

213 《过莹公房》 宋·沈规

悟得楞伽理,尘函久不开。
游丝莹定石,驯雀下生台。
境寂从朝暮,心空了去来。
行看旧庭柏,自说少时栽。

214 《闺词》 宋·沈说

冬事侵寻浑未知,隔邻听得理寒衣。
惊心步出庭西曲,日影斜斜木叶飞。

215 《题淡山岩》 宋·盛某

黄公丘壑人,阅遍山水奇。
晚观淡岩作,独许天下稀。
我初颇未信,及到乃愧之。
伟兹过奇特,骤睹心惊疑。

216 《颂古四首》 宋·释景元

推穷物理成家计,会合时机便识心。
多谢春风无厚薄,贫家桃李也成阴。

217 《偈二首》 宋·释思岳

二祖偿宿债,万法绝对待。
一心无碍,浮山有九带。
十方虚空圆陀陀,无量法门百杂碎。
若言其有,非内非外。

218 《送熊退斋归武夷》 宋·蜀翁

君居建州溪,我住东浙尾。
邂逅入壶山,于今几寒暑。
平生谭理道,涉猎颇自喜。
考击到精玄,我肤君骨髓。

219 《偈》 宋·双林大士

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
人法俱名执,悟理讵劳诠。
中流仍被溺,谁论在两边。
有无如取一,即被汗心田。

220 《截臂行》 宋·孙发

吾闻两臂重於天下不可废,知之不必子华子。
愚民气焚胸,一忿敢趋死。
以死视四肢,截臂如去指。
鸣呼巴陵之民何以有此风,疾痛利害人所同。

* 关于理心的诗词 描写理心的诗词 带有理心的诗词 包含理心的古诗词[宋代](11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