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甘心的诗词[唐代](317首)

221 《寄题诗僧秀公》 唐·郑谷

灵一心传清塞心,可公吟后楚公吟。
近来雅道相亲少,唯仰吾师所得深。
好句未停无暇日,旧山归老有东林。
冷曹孤宦甘寥落,多谢携筇数访寻。

地名抒情流放

222 《奉和峡州孙舍人肇荆南重围中寄诸朝士二篇时李…牵课》 唐·韩偓

敏手何妨误汰金,敢怀私忿斅羊斟。
直应宣室还三接,未必丰城便陆沈。
炽炭一炉真玉性,浓霜千涧老松心。

223 《即目二首》 唐·韩偓

万古离怀憎物色,几生愁绪溺风光。
废城沃土肥春草,野渡空船荡夕阳。
倚道向人多脉脉,为情因酒易伥伥。

224 《秋深闲兴》 唐·韩偓

此心兼笑野云忙,甘得贫闲味甚长。
病起乍尝新橘柚,秋深初换旧衣裳。
晴来喜鹊无穷语,雨后寒花特地香。
把钓覆棋兼举白,不离名教可颠狂。

225 《感事三十四韵(丁卯已后)》 唐·韩偓

紫殿承恩岁,金銮入直年。
人归三岛路,日过八花砖。
鸳鹭皆回席,皋夔亦慕膻。
庆霄舒羽翼,尘世有神仙。

226 《感事三十四韵(丁卯已后)》 唐·韩偓

紫殿承恩岁,金銮入直年。
人归三岛路,日过八花砖。
鸳鹭皆回席,皋夔亦慕膻。
庆霄舒羽翼,尘世有神仙。

227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 唐·吴融

分阃兼文德,持衡有武功。
荆南知独去,海内更谁同。
拔地孤峰秀,当天一鹗雄。
云生五色笔,月吐六钧弓。

228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 唐·韦庄

帝里无成久滞淹,别家三度见新蟾。
郄诜丹桂无人指,阮籍青襟有泪沾。
溪上却思云满屋,镜中惟怕雪生髯。

229 《晨兴》 唐·翁承赞

晨起竹轩外,逍遥清兴多。
早凉生户牖,孤月照关河。
旅食甘藜藿,归心忆薜萝。
一尊如有地,放意且狂歌。

230 《江行无题一百首》 唐·钱珝

倾酒向涟漪,乘流欲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乡人。

231 《陈情献中丞》 唐·喻坦之

孤拙竟何营,徒希折桂名。
始终谁肯荐,得失自难明。
贡乏雄文献,归无瘠土耕。
沧江长发梦,紫陌久惭行。

232 《葛仙井》 唐·任翻

古井碧沈沈,分明见百寻。
味甘传邑内,脉冷应山心。
圆入月轮净,直涵峰影深。
自从仙去后,汲引到如今。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议论老师

233 《宫词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
千声鼓定将宣赦,竿上金鸡翅欲飞。
北阙晴分五凤楼,嵩山秀色护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运,更拟波中出九畴。

234 《将归钟陵留赠南海李尚书》 唐·陈陶

楚国有田舍,炎州长梦归。
怀恩似秋燕,屡绕玉堂飞。
越酒岂不甘,海鱼宁无肥。
山裘醉歌舞,事与初心违。

235 《追和秦隐君辞荐之韵,上陈侯乞归凤山》 唐·詹琲

谁言悦口是甘肥,独酌鹅儿啖翠微。
蝇利薄于青纸扇,羊裘暖甚紫罗衣。
心随倦鸟甘栖宿,目送征鸿远奋飞。
击壤太平朝野客,凤山深处□生辉。

236 《梁·庾信》 唐·孙元晏

苦心词赋向谁谈,沦落周朝志岂甘。
可惜多才庾开府,一生惆怅忆江南。

乐府民歌

237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唐·李宾

衡岳有开士,五峰秀贞骨。
见君万里心,海水照秋月。
大臣南溟去,问道皆请谒。
洒以甘露言,清凉润肌发。
湖海落天镜,香阁凌银阙。
登眺餐惠风,心花期启发。

238 《惆怅诗九首》 唐·顾甄远

魂黯黯兮情脉脉,帘风清兮窗月白。
梦惊枕上炉烬销,不见蕊珠宫里客。
禁漏声稀蟾魄冷,纱厨筠簟波光净。
独坐愁吟暗断魂,满窗风动芭蕉影。

乐府写人赞颂

239 《白受采》 唐·无名氏

皛皛金方色,迁移妙不穷。
轻衣尘迹化,净壁缋文通。
沙变蓝溪渍,冰渝墨沼空。
似甘言受和,由礼学资忠。
皎洁形无定,玄黄用莫同。
素心如可教,愿染古人风。

240 《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 唐·颜真卿

居人未可散,上客须留著。
莫唱阿亸回,应云夜半乐。
——颜真卿
诗教刻烛赋,酒任连盘酌。

* 关于甘心的诗词 描写甘心的诗词 带有甘心的诗词 包含甘心的古诗词[唐代](3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