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田衣的诗词[唐代](310首)

161 《步虚词十九首》 唐·韦渠牟

玉简真人降,金书道箓通。
烟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风。
四极威仪异,三天使命同。
那将人世恋,不去上清宫。

162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 唐·权德舆

杳杳尘外想,悠悠区中缘。
如何战未胜,曾是教所牵。
远郊有灵峰,夙昔栖真仙。
鸾声去已久,马迹空依然。

古文观止叙事寓理

163 《送山人归旧隐》 唐·权德舆

工为楚辞赋,更著鲁衣冠。
岁俭山田薄,秋深晨服寒。
武人荣燕颔,志士恋渔竿。
会被公车荐,知君久晦难。

164 《晚秋陪崔阁老、张秘监阁老、苗…斐然酬和有愧芜音》 唐·权德舆

方驾游何许,仙源去似归。
萦回留胜赏,萧洒出尘机。
泛菊贤人至,烧丹姹女飞。
步虚清晓籁,隐几吸晨晖。

165 《月宫词》 唐·杨巨源

宫中月明何所似,如积如流满田地。
迥过前殿曾学眉,回照长门惯催泪。
昭阳昨夜秋风来。

166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张籍、周况也)》 唐·韩愈

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
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

167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 唐·刘禹锡

宝历方无限,仙期忽有涯。
事亲崇汉礼,传圣法殷家。
晚出芙蓉阙,春归棠棣华。
玉轮今日动,不是画云车。

168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同用家花车斜四韵)》 唐·刘禹锡

何处深春好,春深万乘家。
宫门皆映柳,辇路尽穿花。
池色连天汉,城形象帝车。
旌旗暖风里,猎猎向西斜。

169 《历阳书事七十韵》 唐·刘禹锡

一夕为湖地,千年列郡名。
霸王迷路处,亚父所封城。
汉置东南尉,梁分肘腋兵。
本吴风俗剽,兼楚语音伧。

唐诗三百首黄河边塞

170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 唐·吕温

遐视轻神宝,传归属圣猷。
尧功终有待,文德本无忧。
坐受朝汾水,行看告岱丘。
那知鼎成后,龙驭弗淹留。

171 《送僧归漳州》 唐·吕温

几夏京城住,今朝独远归。
修行四分律,护净七条衣。
溪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
九龙潭上路,同去客应稀。

172 《织妇辞》 唐·孟郊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
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
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173 《靖安寄居》 唐·孟郊

寄静不寄华,爱兹嵽嵲居。
渴饮浊清泉,饥食无名蔬。
败菜不敢火,补衣亦写书。
古云俭成德,今乃实起予。

174 《峡哀》 唐·孟郊

昔多相与笑,今谁相与哀。
峡哀哭幽魂,噭噭风吹来。
堕魄抱空月,出没难自裁。
齑粉一闪间,春涛百丈雷。

175 《江村行》 唐·张籍

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
耕场磷磷在水底,短衣半染芦中泥。
田头刈莎结为屋,归来系牛还独宿。

176 《董公诗》 唐·张籍

谁主东诸侯,元臣陇西公。
旌节居汴水,四方皆承风。
在朝四十年,天下诵其功。
相我明天子,政成如太宗。

177 《送闽僧》 唐·张籍

几夏京城住,今朝独远归。
修行四分律,护净七条衣。
谿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
九龙潭上路,同去客应稀。

178 《常州孟谏议座上闻韩员外职方贬国子博士有感五首》 唐·卢仝

忽见除书到,韩君又学官。
死生纵有命,人事始知难。
烈火先烧玉,庭芜不养兰。
山夫与刺史,相对两巑岏。

179 《感古四首》 唐·卢仝

天生圣明君,必资忠贤臣。
舜禹竭股肱,共佐尧为君。
四载成地理,七政齐天文。
阶下蓂荚生,琴上南风薰。

180 《野歌》 唐·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叙事抒怀怀才不遇愤懑豪迈

* 关于田衣的诗词 描写田衣的诗词 带有田衣的诗词 包含田衣的古诗词[唐代](3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