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田的诗词[宋代](1114首)

341 《春意渐深送客至山麓舍来往道中复逢法上人》 宋·释正觉

隔年相逢瘦惊许,风立溪头少时语。
缄情客上钓鱼矶,四面垂云一蓑雨。

342 《端禅人开乞颂》 宋·释正觉

衲僧地有来端,底意相携出问檀。
春坞耕开云锦晓,月津划破练光寒。
饱期束肚三条篾,功就移身百尺竿。
恰恰相投看规矩,谷声鉴像一般般。

343 《良禅人干求颂》 宋·释正觉

一片望无涯,旷古相传佛祖家。
四至町畦谁作伴,中心树子自开华。
示人鎌样秋云卷,催牯鞭声春日斜。
收拾归来付耕事,衲僧气味较些些。

344 《道禅人发心干乞倾》 宋·释正觉

道人欲乞一囊钱,为我成褫负郭
浅水驾牛披晓月,深云下耒破春烟。
力耕妙用吾家事,坐照真机自己禅。
寄语檀那好相助,年年长得饭僧缘。

345 《机禅人发心丐》 宋·释正觉

历历机梭看转旋,衲僧手眼有千千。
将知白雪上方饭,出自黄云负郭
溉灌流金溪口月,耕犁卷幕陇头烟。
和泥合水谁家事,参饱元无分外禅。

346 《虚禅人发心丐》 宋·释正觉

虚廓襟怀作丐游,机缘处处定相投。
大义聊舒手,得意忘言暗点头。
白牯耕回山月晓,金刀煎断野云秋。
长连趺坐通身饭,一饱分明百不忧。

347 《和禅人发心丐开海》 宋·释正觉

檀度夤缘约远寻,利他方称出家心。
丐行端取丛林饱,耕缛不嫌泥水深。
地面丕平春种玉,波痕清浅月浮金。
博饭吾家事,一段风规得老琛。

348 《治涂》 宋·释正觉

棋局未散芭蕉仙,樵夫柯烂海成
长堤抗潮人得路,淡水没胫牛加鞭。
天云晚晴深似绮,禾稻日藏浓如烟。
白米软炊供众饱,心空选佛石头禅。

349 《廓禅人干求颂》 宋·释正觉

廓虚地绝蓁荆,望断玉堂冰鉴平。
素色依稀云拥耒,练光片段月分耕。
意为衲子延筇履,力丐檀那助饭羹。
将见金牛笑相唤,丛林气像不多争。

350 《湛禅人开求颂》 宋·释正觉

衲僧兹欲起家门,老牯鞭催泥水浑。
混处蹈翻明月影,转时耕断白云根。
辛苦遵吾祖,炊饭馨香饱子孙。
底事既归蒲坐稳,湛圆心鉴夙忘痕。

351 《有妇献水麦甚闰不知滹沱玉食曾有此否感怅》 宋·舒岳祥

牟麦未全黄,和灰熟煮香。
嚼来冰响齿,嚥下露生吭。
肉似鸡头韧,形疑鲎子长。
食芹应配美,吾欲献君王。

352 《恭和家大人鬻训子诗韵》 宋·孙应时

凶年满目灶无烟,籴贵家贫且鬻
虽暂忧饥茅屋下,终期射策玉犀前。
文辞华实宜撑腹,际运穷通一任天。
有志会须能卒事,岂令久困握空拳。

353 《和陶诗六首·和归园》 宋·王阮

皇天亦爱我,生我匡庐山。
勉承父母志,功史期少年。
既无取日手,远去穷虞渊。
又无谋生才,广有负郭

354 《四面山中独出二并峰正如假山》 宋·王洋

黛色因依四面同,间独并碧玲珑。
两家茅舍依山住,不在诗中在画中。

355 《下云居至瑶戏赠圆老》 宋·王洋

山在云中人在山,人居山与白云闲。
也须认得瑶路,方见青云一望间。

356 《四月二十九日迓伯氏久渴得雨父交贺而行客》 宋·王洋

本是黄梅雨涨时,沙痕褪落不成泥。
龙公不费丝毫力,收起鸣车水满畦。

357 《四月二十九日迓伯氏久渴得雨父交贺而行客》 宋·王洋

尽是行人券内愁,钩辀猿叫杂鸺鹠。
四时各有宜人处,只怕萧萧风雨秋。

358 《孙芝见示吟编一诗卷锦》 宋·杨公远

细诵芝诗一编,了无凿自天然。
豪雄虹抹斜阳外,雅淡梅横缺月边。
点石化金非是幻,脱胎换骨欲成仙。
个般才调真难敌,行看鸡林声价传。

359 《鹿》 宋·于石

鹿逈在翠微巅,乘兴来寻半日闲。
径入古松行落叶,目随飞鸟破寒烟。
钟声不隔东西寺,屐齿何辞上下山。
一见老僧如旧识,相留煮茗试岩泉。

360 家妇》 宋·于石

村南村北麦欲枯,桑麻阴阴满路隅。
炊黍头行饷夫,饼炉未熟儿呱呱。
鸭头长袜短布襦,平生未识铅与朱。
弹筝不用如罗敷,怀金不愿逢秋胡。
眼前富贵何足娱,一身饱暖自有余。
茅檐笑语寒灯孤,夜舂晓织奉舅姑。

* 关于田的诗词 描写田的诗词 带有田的诗词 包含田的古诗词[宋代](11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