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袍的诗词[宋代](250首)

61 《探芳信》 宋·吴文英

大作,林麓洲渚皆琼瑶。
方庵驰小序求词,且约访蔡公甫
夜寒重。
见羽葆将迎,飞琼入梦。

62 《酹江月(中秋待月)》 宋·刘辰翁

城中十万,有何人、和我乌乌鸣瑟。
对影BA5E娥成三处,谁料尊中无月。
翦纸吹成,长梯摘取,儿戏那堪惜。
洞庭夜白,一声聊破空阔。

63 《金缕曲(贺赵松庐)》 宋·刘辰翁

岁事峥嵘甚。
是当年、爆竹驱傩,插金幡胜。
忽晓阑街儿童语,不为上元灯近。
但笑拣、梅簪公鬓。

64 《六么令(春雪再和)》 宋·周密

回风带雨,冻涩漏声悄。
小窗照影虚白,几误邻鸡报。
千树天花绽了。
鹄立通明晓。

65 《酹江月(呈谭龙山)》 宋·黎廷瑞

锦袍何处,向旧江、衰草寒芦萧瑟。
瀛馆神仙挥玉尘,唤醒诗酒魂魄。
走电飞虹,惊涛触石,举目乾坤窄。
油然归去,短篷多载风月。

66 《华胥引(钱舜举幅纸画牡丹、梨花·牡丹名洗妆红,为赋一曲,并题二花)》 宋·张炎

温泉浴罢,酣酒才B153,洗妆犹湿。
落暮云深,瑶台月下逢太白。
素衣初染天香,对东风倾国。
惆怅东阑,炯然玉树独立。

67 《念奴娇(寿程致政)》 宋·吴儆

凉生秋早,正梧桐院落,风清月白。
帘卷香凝人笑喜,应是瀛洲仙谪。
云绕画梁,花明彩服,中有人华发。
恩袍蓝绿,高年况已逾百。

68 《庆宫春(重登峨眉亭感旧)》 宋·刘澜

春翦绿波,日明金渚,镜光尽浸寒碧。
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
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欹侧。
英游何在,满目青山,飞下孤白。

古诗三百首初中古诗写景读书哲理

69 《渔父歌三首》 宋·李珣

水接衡门十里余,信船归去卧看书。
轻爵禄,慕玄虚,莫道渔人只为鱼。
避世垂纶不记年,官高争得似君闲。
倾白酒,对青山,笑指柴门待月还。
棹警鸥飞水溅袍,影侵潭面柳垂绦。
终日醉,绝尘劳,曾见钱塘八月涛。

70 《渔父词》 宋·薛师石

系船兰沚鱠长鲈,白袷方袍忽访吾。
神甚爽,貌全枯,莫是当年楚大夫。

71 《江头吟》 宋·李南金

儿时盛气高於山,不信壮士有饥寒。
如今一杯零落酒,风雨蚀尽征袍单。
侧立崑奴面铁色,楚客不言未吹笛。
关山有月无人声,自是江头渚花发。

72 《次韵穆父见戏》 宋·孔文仲

当年同望赭袍光,万事争先落彩鋩。
一别已经陵谷变,再来方觉路岐长。
黄金久压腰间重,白笔才容柱下藏。
唯愿山林息枹鼓,免教鸱隼哧鸳凰。

73 《诫儿侄八百字》 宋·范质

去上初释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弃如仇。
适会龙飞庆,王泽天下流。
尔得六品阶,无乃太为优。

74 《积善堂诗》 宋·晃冲之

我家得姓自卫史,文王之照钟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慈子忠不惜列。
至今墓上无曲棘,颍川岁时虔庙祀。
中原丧乱厌风尘,南渡不及渡辽水。

75 《奉赠宣义大师英公》 宋·李若拙

昔岁高名动九重,衡山别后碧云空。
紫袍亲受龙墀上,白足频登虎殿中。
小篆每轻秦相法,隸书犹鄙晋臣功。
多才多艺如师少,当世群贤尽嚮风。

76 《送友之石龙》 宋·林景英

一杯渭酒劝诗豪,杨柳西风拂去袍。
行路正当金虎壮,登云不惮石龙高。
水悬岩白惊残雪,日漾溪红认落桃。
记取奚囊新句得,月三四幅寄东皋。

77 《送杨可及第还乡》 宋·梅询

君恩兼喜拜维桑,路入家山道更光。
春色殿前初脱白,秋风陇上见焚黄。
偏留名纸呼先辈,喜著蓝袍到故乡。
科第孝思俱已遂,却经剑栈莫凄凉。

78 《夔州试院呈诸公》 宋·冉居常

粉袍切勿笑冬烘,且踏烧残鼠尾踪。
总是炎蒸同造榜,不妨衣钵继登庸。
云移白帝鹏霄近,月入清秋桂子浓。
愿得词锋倚天剑,借君雷雨化蛟龙。

79 《南坡不以科目自累而以风雅处鸣请余为赋》 宋·沈说

凤衔科诏出祥云,底事儒林有逸民。
四海声名难著我,一坡风月正宜人。
镜留白发非遮俗,家酿黄柑可接春。
只许诗朋自来往,素袍青履华阳巾。

80 《咏练川》 宋·王子昭

吴淞江上流来水,鸭绿粼粼漾清泚。
东风无力蔼清光,一片縠纹吹不起。
夜来雨涨三尺深,鵁鶄鸂鶒争浮沉。
芹芽迸土抽白玉,柳线拂浪摇青金。

* 关于白袍的诗词 描写白袍的诗词 带有白袍的诗词 包含白袍的古诗词[宋代](2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