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若的诗词[宋代](2160首)

121 《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 宋·张镃

南山好处刘家寺,门里松篁一迳冲。
自有禽声喜迎客,不须知事更鸣钟。

122 《送范中济侍郎知庆州》 宋·孔武仲

平时广朝中,相见辄欢喜。
昂藏八尺身,所负必奇伟。
四方献善败,军国盈虚计。
叩之如川流,滚滚不知已。

123 《张若虚乃予妻党汤德翁外孙喜其来赋比》 宋·晁公溯

我昔见德翁,其人直且温。
共知怀抱清,宜使乡党尊。
竟无蒲轮召,遂葬蒿里园。
张子极季发,乃是外诸孙。

124 《和方漕孚若游瀑布》 宋·陈宓

一派能令玉作山,千年那复更愁乾。
初疑云阵漏寒月,乍似鸥群趁急湍。
领客适当晴正好,结亭偏惬暑来看。
知君欲奉潘舆乐,千乘何如此地安。

125 《孟子·尽心知性》 宋·陈普

心具良知所性根,若非穷理亦能昏。
心须物格无余蕴,藩蔽开除本体存。

126 《怡颜亭曹若晦子无易为奉亲作》 宋·陆文圭

冬青有何好,婆娑岁寒姿。
每爱渊明句,独树乃为奇。
朝阳紫翠交,夕月光陆离。
幽怀聊所奇,宴生辄移时。
陶写得真性,丝竹亦何为。
欢趣不自觉,况令儿辈知。

127 《自知》 宋·丘葵

古寺栖身又两期,西风吹我鬓成丝。
俗儿往往貌相敬,吾道悠悠心自如。
尽去皮毛方是学,若无情性定非诗。
可怜千载相传授,只为秦人煨炉余。

128 《知府黄寺簿生日》 宋·释绍嵩

自笑无机触事真,衰迟犹许望光尘。
此邦若有诛茆地,乞借风波起涸鳞。

129 《一知殿化佛殿僧堂中灯油求颂》 宋·释正觉

佛灯谁我续光明,果若莲开大梦醒。
香草有心持洁白,兰豪无脚湛寒青。
默耕化外那知夜,真照壶中不觉冥。
家世儿孙传底事,从教辉耀显门庭。

130 《与楷知仓》 宋·释正觉

米坊能者较些些,七百僧中独作家。
半夜传来衣有据,机前收得镜无瑕。
祖师只麽闲舂碓,若子如今莫撒沙。
古井先秋念枯冷,金绳钓出玉虾蟆。

131 《送程孚叟知归州》 宋·苏籀

东都人陆海,游集若为忘。
筮史同微货,僧坊共小凉。
卜邻栖辇毂,返旆促囊装。
巽坎知人意,奔腾达侍旁。

132 《挽南康冷知军》 宋·孙应时

近吒龙门御,钦闻月日评。
感公非辈行,见我若平生。
杖屡已陈迹,山川空复情。
阶庭森玉树,端不负留耕。

133 《倪若水》 宋·徐钧

人重朝班恶外迁,一时荣擢似登仙。
谁知鼙鼓渔阳祸,不在朝廷却在边。

134 《次韵卫知机秀才梅花》 宋·喻良能

东君调护亦多情,瘦比夷齐彻骨清。
有韵绿毛时倒挂,无尘白鹭可同盟。
未应桃叶能称姊,若齿山樊定是兄。
何事故园频入梦,疏枝新赏玉谿晴。

135 《若耶曲》 宋·喻良能

若耶溪上凉如许,五月清风不知暑。
半空浓翠接苍烟,满眼轻阴觉疏雨。
织女潭边深复深,绕门山畔石成林。
红妆荡桨谁家女,笑入荷花无处寻。

136 《送沈商卿知府入觐二首》 宋·袁说友

樯乌猛作朝天去,君到长安著脚初。
若访西湖问西子,朋游应亦念其余。

137 《知止堂》 宋·袁说友

先生七十已垂车,父子俱荣出帝都。
当世若无知止者,公朝何以励贪夫。
升堂展卷人何在,访竹寻梅色尚臞。
我老自怜生也后,拊编犹得叹前芜。

138 《罗子琳谒赵香山得钱十缗米三石意若未满以诗》 宋·曾丰

鲁公乞米出于真,邂逅周瑜慷慨人。
借谓囊犹未为瘿,悬知甑已不生尘。

139 《罗子琳谒赵香山得钱十缗米三石意若未满以诗》 宋·曾丰

多金长者未尝悭,岂独于君故作难。
但道归囊尚羞涩,安知不判给铜山。

140 《参政瞿公之孙东广机宜德远惠收若诗以能问于》 宋·曾丰

高庙中兴初十年,大参内制余百篇。
心声之发动夷夏,手泽所存传子孙。
得其传者孙之嫡,参自道根至枝叶。
一元生二二生三,万特取千千取百。

* 关于知若的诗词 描写知若的诗词 带有知若的诗词 包含知若的古诗词[宋代](21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