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音者的诗词[明代](31首)

1 《饮酒三首》 明·宋登春

怒则乖天和,喜亦伤大雅。
喜怒同使臣,胸臆若传舍。
来去本无端,不乘车与马。
一气自起灭,万形非真假。
十年会此理,欲辩言愈寡。
中心久藏之,当告知音者

2 《刘会卿病中典衣买歌者因持絮酒就其丧所试之》 明·张献翼

昨日经过欢燕时,满堂歌舞金屈卮。
日日日斜舞长袖,夜夜夜深歌接?。
今日欢情犹未足,炙鸡絮酒还来续。
何戡虽善歌,唐衢亦善哭。

3 《罗敷行》 明·高启

陌上三月时,柔桑多绿枝。
携筐行采叶,日暮畏蚕饥。
君来驻车马,相逢在桑下。
谩说同心言,不是知音者

4 《南游图》 明·唐寅

江上春风吹嫩榆,扶琴送子曳长裙。
相逢若有知音者,随地芟茅好结庐。

5 《送僧之华亭行化》 明·张羽

华亭多胜概,此去几时还。
古寺寒林外,荒城野水间。
地灵偏有鹤,海近绝无山。
庞老知音者,相看必破颜。

6 《项脊轩志》 明·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高中文言文叙事抒情生活

7 《拟古》 明·钱宰

出门万里别,行行远防边。
相望各天末,北斗日夜躔。
四运秋复春,不见君子还。
燕车北其辙,越马南其辕。

8 《南箕北有斗》 明·阮自华

客从长安来,良友独无书。
封题数行去,冉冉知何时。
客见故人不,故人宁见思。
客言亦相念,客言亦相思。

9 《奉旨讲宾之初筵》 明·汪广洋

维周临九有,运祚何其昌。
本支既蕃衍,道化亦流行。
粤若卫武公,展也令誉彰。
耄年儆畏深,罔敢贻怠荒。

10 《予生》 明·刘溥

予生鄙性嗜奇古,北走青徐南走楚。
千金不惜买干将,宝匣腾光快先睹。
龙文星彩莹深秀,结绿青萍何足数。
河汉常时失斗牛,雷电中宵吼风雨。

11 《题戴进山水抱琴图歌》 明·杨承鲲

呜呼清角不复见,玄鹤已去悲风呼。
裨海齐州一反掌,乾坤莽莽知音孤。
曲高节疏苦欲睡,白首人间空见图。
就之忽惊云木动,沈笔欲下还踌躇。

12 《和陶渊明杂诗(六首·以下《越游稿》)》 明·戴良

东汉有两士,幼安与程喜。
爰得交友心,知音乃余事。
伯牙绝其弦,岂亦会斯意。
如何百代下,不与昔人值。
涉江采芳馨,颓波正奔驶。
四顾无寄者,三嗅复弃置。
¤

13 《蚊对》 明·方孝孺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

辞赋精选讽刺

14 《虎丘记》 明·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辞赋精选纪游山水散文

15 《解嘲诗(并序)》 明·屠滽

见恶必远避,见善尝加恭。
石田乃隐者,赋诗亦多工。
如何论朝政,所论殊不公。
此札实差谬,何谓声枌枌。

16 《两浙寄子栗家书》 明·魏观

元年正月初,运使莅江浙。
二月开衙门,上下总怡悦。
明恩隆委任,疏钝愧忝窃。
四月草寇生,民灶被残劫。

17 《长干宝塔放光偈》 明·等慈润公

戊午孟冬丙辰朔,长干塔下闻天乐。
洪公大建华严期,贤圣粉纭齐赴约。
百千善信云从龙,遐迩资粮川就壑。
众香缥缈烟岚浮,万烛炜煌星斗错。

18 《相逢行别朱大复比部》 明·吴梦旸

请君为我止,听我《相逢行》。
相逢恍若昧平生,颜色可疑心事明。
但云两人天所成,安能百岁无合并。
眼中不觉乡国远,一日携手长安城。

19 《沔阳秩满北上汉水舟中感旧书怀却寄污郡诸寮》 明·李濂

我本山海姿,躬耕嵩少阳。
八岁学籀篆,十岁《急就章》。
孺小不知难,欲升钟索堂。
波磔竟无成,临池心内伤。

20 《绣岭下吊施子羽》 明·王问

述者终已矣,存者日以衰。
秋风感人情,胡能不悲思。
胤子至我前,楚楚有令仪。
谓从嘉祥月,奉君掩累。
托体青山阿,夜台甗音辉。
昔君常相近,今者隔泉闱。
陇下一杯酒,酹君讵能知。

* 关于知音者的诗词 描写知音者的诗词 带有知音者的诗词 包含知音者的古诗词[明代](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