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色的诗词[明代](228首)

81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明·李攀龙

缥渺真探白帝宫,三峰此日为谁雄。
苍龙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
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
平生突兀看人意,容尔深知造化功。
 

写人对月抒怀

82 《集开元寺》 明·李攀龙

流阴拂层岑,返照翳深谷。
古寺入萧条,回岩抱幽独。
梵影净香台,钟声殷石屋。
绝壁栖禅诵,悬厓下樵牧。

83 《游虎丘》 明·张羽

春入翠微深,春风吹客襟。
相携木上座,来礼石观音。
老树积古色,薄云生昼阴。
林僧修茗供,默坐契禅心。

84 《游白鹿洞歌》 明·紫霞真人

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
五老去天不盈尺,俯窥人世烟云重。
我欲揽秀色,--青芙蓉。
举手石扇开半掩,绿鬟玉女如相逢。

85 《复出莆阳即事因之有怀家兄》 明·王世懋

五马骖驔又复东,剧怜行色有壶公。
江潮不雨常生白,山叶无霜也自红。
野店风腥鱼市近,官桥石老砺房空。
亦知橘柚荣堪寄,只是长天少片鸿。

86 《谩兴》 明·刘玉

缚茅为屋倚山椒,名姓人传太古樵。
白石晓炊云出甑,清泉夜酿月盈瓢。
钓鱼懒过双溪堰,驱犊时临独木桥。
寄谢长官休物色,多年洗耳向唐尧。

87 《古塘即事》 明·张金

布谷声中日又斜,石桥流水两三家。
乡村春色无人管,开尽棠梨几树花。

88 《太岳纪游(二首)》 明·敖英

千峰秀色倚天开,万壑春流绕地回。
太子坡前一双鹤,迎人飞过石桥来。

89 《雪后南泛宿潘氏》 明·蔡羽

黄芦萧萧寒,草短日光白。
有客弄烟绮,独挂沧江席。
起披楞伽雪,忽见茶磨脊。
蓬莱白银宫,宛转在几格。

90 《勾曲道中早行》 明·陈凤

京国秋风急,驱车还晓行。
石林清露滴,野水白烟生。
逾坂迟童仆,问程称弟兄。
丹霞开曙色,前馆正鸡声。

91 《山寺作》 明·陈公纶

近郭丛林邃,山环径转微。
溪光分石发,厓色乱苔衣。
树密云能度,风闲鸟便飞。
短藜看未足,时傍夕阳归。

92 《题云山》 明·陈继儒

雨过石生五色,云度山余数层。
时有炊烟出树,中多处士高僧。

93 《雪佛碑》 明·程本立

天花阴坠空,平地忽三尺。
异哉西方神,现此水精域。
胎非托摩耶,意叵劳刻画。
乃瞻白玉相,安用黄金饰。

94 《桐溪》 明·程本立

梧桐荫清溪,溪水波粼粼。
上有五色鸟,下有黄金鳞。
秋雨洗白石,春风生绿蘋。
愿学羊裘子,时来垂钓缗。

95 《水帘洞》 明·程诰

径平草木深,幽碧日以积。
遂使水帘胜,咫尺千里隔。
真源不可问,惆怅净色白。
窟石冷秋根,何由漱云液。

96 《题西施浣纱图》 明·董少玉

白石澄流水,春来坐浣纱。
青杨愁隐凤,玄发乱飞鸦。
倚玉浑无色,传神赖有花。
蛾眉如淡扫,不在野人家。

97 《酬方于鲁以制墨见寄》 明·多炡

汉室瑜糜香,魏台石螺色。
东海玄夷使,翰林子墨客。
此时落手金不渝,无事临池水应黑。
阿圭阿谷久无光,处士千秋擅古方。
不博一枰狮子注,且留十袭豹皮囊。
回头笑指窗前女,今日双蛾画较长。

98 《登招山诗》 明·傅汝舟

招山不放海水过,坐与潮汐争咽喉。
军门鼓角动地远,不觉送我招山头。
风沙冥冥海在下,涛浪滚滚天真浮。
一目可到九万里,寸心遥飞十二洲。

99 《秋江离思送朱大之京》 明·高棅

暮色带远屿,大江浩悠悠。
临分未能别,红叶满汀洲。
夫子何所适,绮纨上国游。
凉风吹飞旆,沙路鸣紫骝。

100 《碛砂寺》 明·归有光

望见石柱立,知是招提址。
莲宇已燹荡,土墙何迤逦。
淡淡远天色,梅花带寒雨。
溪回竹树交,风吹鸟雀起。
日暮湖波深,苍茫白云里。

* 关于石色的诗词 描写石色的诗词 带有石色的诗词 包含石色的古诗词[明代](22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