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禅者的诗词(85首)

61 《送清禅者》 宋·释重顯

瘦藤春云深,天涯去无侣。
时笑野泉声,似共流莺语。
落落风规今古情,相逢会有知音举。

62 《送文政禅者》 宋·释重顯

古有焦桐音,听寡不在弹。
古有阳春曲,和寡不在言。
言兮牙齿寒,未极离微根。
弹兮岁月阑,未尽升沉源。

63 《送元安禅者》 宋·释重顯

群峰杳蔼留不住,远道依依祇藤屦,旧隐萝龛付与谁,寒猿后夜啼高树。

64 《送允诚禅者》 宋·释重顯

飞泉列岫压穷野,冷碧寒青光斗射。
片云片石何太高,为谁留在长松下。

65 《送蕴欢禅者西上》 宋·释重顯

金阙路曾遥,行行值开泰。
石房云未闲,杳杳若相待。
高踪逾履冰,何人不倾盖。
早晚承帝恩,再卜林泉会。

66 《赋病鹤送奉伦禅者》 宋·释重顯

欲飞飞未得,冷泊杉松枝。
如何垂天云,远远同一涯。

67 《送偶能禅者》 宋·释重顯

湖绕严城列象宽,万家台榭水光寒。
片帆隐隐生遥极,谁问曹溪意转难。

68 《送清演禅者》 宋·释重顯

我年老大,心力衰微。
赠别无语,冥同振飞。
因思古之送人有言,吾不知其殊途同归。
独爱新丰,曲腾清辉。
寸草不生千万里,出门春色共依依。

69 《送远尘禅者》 宋·释重顯

衲卷残云,风高绝邻。
倚天照雪,堪抗要津。
八紘极目兮春山若黛,九野纵步兮汀草如茵。
三十四老未轻识,凛然方外奚相亲。

70 《送知白禅者》 宋·释重顯

松不直,棘不曲,谁笑卞和三献玉。
经天纬地太无端,迈古超今亦轻触。
靡羁束,何必云,素范还还,真规复复。
旃檀叶落香风清,千里万里长相逐。

71 《送知久禅者》 宋·释重顯

霜竹凝寒携九节,铜瓶浪锁千溪月。
天上人间不自知,行行谁共分清绝。

72 《送侃禅者之丹丘》 宋·释重顯

石桥多古迹,路嶮少人过。
如同白日闲,冷拂青苔坐。
寒老若相逢,为吾略嘲破。

73 《送庆颜禅者》 宋·释重顯

岩桂风清香露滴,定起高秋映虚碧。
断云不是归帝乡,飞落人间有谁识。

74 《送顯冲禅者之霅上觐兄著作》 宋·释重顯

选佛选官应在我,难兄难弟不唯他。
汀花岸草芳菲日,远远清风争奈何。

75 《退居后以二偈示预环二禅者》 宋·释子淳

十年同此振纲维,万种譊讹悉共知。
今日脱然无一事,坐观明月照琉璃。

76 《退居后以二偈示预环二禅者》 宋·释子淳

水最为清月最圆,月光含水水涵天。
混融不落威音世,到此如何语正偏。

77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咏物柳树

78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79 《南亭夜坐,贻开元禅定二道者》 唐·许浑

暮暮焚香何处宿,西岩一室映疏藤。
光阴难驻迹如客,寒暑不惊心似僧。
高树有风闻夜磬,远山无月见秋灯。
身闲境静日为乐,若问其馀非我能。

80 《送德光禅师(重礼石霜长者)》 唐·曹松

天涯缘事了,又造石霜微。
不以千峰险,唯将独影归。
有为嫌假佛,无境是真机。
到后流沙锡,何时更有飞。

* 关于禅者的诗词 描写禅者的诗词 带有禅者的诗词 包含禅者的古诗词(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