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秘的诗词(649首)

301 《次韵张校喜雪三首》 宋·黄庭坚

落月烟沙静渺然,好风吹雪下平田。
琼瑶万里酒增价,桂玉一炊人少钱。
学子已占秋食麦,广文何憾客无毡。
睡余强起还诗债,腊里春初未隔年。

302 《次韵张校喜雪三首》 宋·黄庭坚

巷深朋友稀来往,日晏儿童不扫除。
雪里正当梅腊尽,民饥可待麦秋无。
寒生短棹谁乘兴,光入疏棂我读书。
官冷无人供美酒,何时却得步兵厨。

303 《次韵张校喜雪三首》 宋·黄庭坚

满城楼观玉阑干,小雪晴时不共寒。
润到竹根肥腊笋,暖开蔬甲助春盘。
眼前多事观游少,胸次无忧酒量宽。
闻说压沙梨己动,会须鞭马蹋泥看。

304 《戏答张监馈羊》 宋·黄庭坚

细肋柔毛饱卧沙,烦公遣骑送寒家。
忍令无罪充庖宰,留与儿童驾小车。

305 《和吕丞》 宋·黄庭坚

北海樽中忘日月,南山雾里晦文章。
清朝不上九卿列,白发归来三径荒。
车辙马蹄疏市井,花光竹影照门墙。
人间荣辱无来路,万顷风烟一草堂。

306 书省冬夜宿直寄怀李德素》 宋·黄庭坚

曲肱惊梦寒,皎皎人牖下。
出门问何祥,岑寂省中夜。
姮娥携青女,一笑粲万瓦。
怀我金玉人,幽独秉大雅。
古来绝朱弦,盖为知音者。
同床有不察,而况子在野。
独立占少微,长怀何由写。

307 《送峡州陈廉丞三首》 宋·司马光

宜都贤太守,治迹古人齐。
虎负众子去,凤环群鸟棲。
行增颍川秩,别绛武都泥。
正恐还朝速,春林未子规。

308 《送峡州陈廉丞三首》 宋·司马光

郡府猿声外,旌旗鸟道边。
楼高出楚塞,烟霁识巴船。
襦绔嗟来暮,簪绅惜外迁。
皇仁矜远俗,非谓意疏贤。

309 《送峡州陈廉丞三首》 宋·司马光

地险三巴口,江流百折蟠。
驺珂通峡响,门戟照秋寒。
翠壁虎牙石,素花狼尾滩。
孙刘置栅处,细为写图看。

310 《送晁丞通判雄州》 宋·司马光

少传名德重,蔚然人物师。
群孙满丹穴,嘉瑞尽长离。
勿叹毛羽短,已惊文采奇。
勉哉勤志业,余庆未应衰。

311 《送雷章丞和芮城》 宋·司马光

西伯昔断讼,令名存迄今。
南临大河曲,北倚首阳岑。
俗被圣贤化,人多礼让心。
夫君老经术,终日想鸣琴。

312 《送聂丞宰桐城二首》 宋·司马光

问子青云器,胡为不少留。
未能充禄养,安敢及身谋。
旧尔千人俊,居然百里优。
连城价终在,自是玉工羞。

313 《送聂丞宰桐城二首》 宋·司马光

七载一相见,怳然如路衢。
形骸渐枯槁,志业转荒芜。
往事云过眼,新悲雪染须。
明朝又分首,上马即重湖。

314 《喜景仁直阁》 宋·司马光

延阁屹中天,积收云汉连。
神宗重其选,国土此为偏。
夫子岷嶓秀,声名俊造先。
清标峻不及,胜气驶无前。

315 《送杨丞通判扬州》 宋·司马光

苦闻小杜说扬都,当昔豪华今在无。
江势横来控南楚,地形前下瞰东吴。
万商落日船交尾,一市春风酒并垆。
得意莫忘京国友,踏尘冲雪奉朝趋。

316 《送瀛州签判苏丞》 宋·司马光

高阳十万兵,幕府藉时英。
寒上风犹劲,关南春未生。
投壶边柝静,倚马檄书成。
不忘尘中客,往鸿可寄声。

317 《酬永乐刘校四洞诗》 宋·司马光

贫居苦湫隘,无术逃炎曦。
穿地作幽室,颇与朱夏宜。
宽者容一席,狭者分三支。
芳草植中唐,嘉卉周四垂。

318 《送丁丞知雍丘》 宋·司马光

古县跨河流,人繁军市稠。
羽飞朝暮驿,鳞叠往来舟。
兄擅才华久,时推政治尤。
足犹妨老骥,目不碍全年。
从道西来近,能无东望愁。
时因趋上府,穷巷一相求。

319 《送张校知分宁》 宋·司马光

百里大夫官不轻,莫嗟领上发垂星。
人生谷禄偏宜晚,世路艰难不厌经。
数曲秋江萦县白,几峰霁色人帘青。
于公向日多阴德,已有鹓雏在帝庭。

320 《同年书丞陈动之挽词二首》 宋·欧阳修

场屋当年气最雄,交游樽酒涕兄同。
文章落笔传都下,议论生锋服座中。
自古圣贤谁不死,况君门户有清风。
凋零三十年朋旧,在者多为白发翁。

* 关于秘的诗词 描写秘的诗词 带有秘的诗词 包含秘的古诗词(64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