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心的诗词[唐代](1921首)

41 《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 唐·白居易

不与人境接,寺门开向山。
暮钟寒鸟聚,秋雨病僧闲。
月隐云树外,萤飞廊宇间。
幸投花界宿,暂得静心颜。

42 《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次用本韵)》 唐·白居易

南雨来多滞,东风动即狂。
月行离毕急,龙走召云忙。
鬼转雷车响,蛇腾电策光。
浸淫天似漏,沮洳地成疮。

43 《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魏秀才》 唐·杨衡

委檐方滴滴,沾红复洒绿。
醉听乍朦胧,愁闻多断续。
始兼泉向细,稍杂更声促。
百虑自萦心,况有人如玉。

44 《宿悟空寺赠僧》 唐·鲍溶

劳者谣烛蛾,致身何营营。
雪山本师在,心地如镜清。
往与本师别,人间买浮名。
朝光畏不久,内火烧人情。
迷路喜未远,宿留化人城。
前心宛如此,了了随静生。
维持薝卜花,却与前心行。

45 《白云向空尽(一作周成诗)》 唐·焦郁

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
乘化随舒卷,无心任始终。
欲销仍带日,将断更因风。
势薄飞难定,天高色易穷。
影收元气表,光灭太虚中。
倘若从龙去,还施济物功。

46 《送僧往太原谒李司空》 唐·朱庆馀

已共邻房别,应无更住心。
中时过野店,后夜宿寒林。
寺去人烟远,城连塞雪深。
禅馀得新句,堪对上公吟。

47 《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郑判官兼简空上人》 唐·李群玉

晓发碧水阳,暝宿金山寺。
松风洒寒雨,淅沥醒馀醉。
夜中香积饭,蔬粒俱精异。
境寂灭尘愁,神高得诗思。

48 《赠志空上人》 唐·许棠

了了在心中,南宗与北宗。
行高无外染,骨瘦是真容。
饭野盂埋雪,禅云杖倚松。
常修不住性,必拟老何峰。

49 《酬张芬赦后见寄(一作司空曙诗)》 唐·司空图

紫凤朝衔五色书,阳春忽布网罗除。
已将心变寒灰后,岂料光生腐草馀。
建水风烟收客泪,杜陵花烛梦郊居。
劳君故有诗相赠,欲报琼瑶愧不如。

50 《金山寺空上人院》 唐·张乔

已老金山顶,无心上石桥。
讲移三楚遍,梵译五天遥。
板阁禅秋月,铜瓶汲夜潮。
自惭昏醉客,来坐亦通宵。

51 《金山寺空上人院》 唐·张乔

已老金山顶,无心上石桥。
讲移三楚遍,梵译五天遥。
板阁禅秋月,铜瓶汲夜潮。
自惭昏醉客,来坐亦通宵。

52 《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一作司空图诗)》 唐·郑谷

中峰曾到处,题记没苍苔。
振锡传深谷,翻经想旧台。
苍松临砌偃,惊鹿蓦溪来。
内殿评诗切,身回心未回。

53 《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唐·杜荀鹤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54 《上司空员外》 唐·李洞

禅心高卧似疏慵,诗客经过不厌重。
藤杖几携量碛雪,玉鞭曾把数嵩峰。
夜眠古巷当城月,秋直清曹入省钟。
禹凿故山归未得,河声暗老两三松。

田园诗写景隐居

55 《题水心寺水轩》 唐·无名氏

分飞南渡春风晚,却返家林事业空。
无限离情似杨柳,万条垂向楚江东。

地方写莲写人

56 《酬李侍御萼题看心道场赋以眉毛肠心牙等五字(得牙字)》 唐·皎然

我法从谁悟,心师是贯花。
三尘观种子,一雨发萌牙。
定起轮灯缺,宵分印月斜。
了空如藏史,始肯会禅家。

57 《春夜期裴都曹济集心上人院不至》 唐·皎然

东林期隐吏,日月为虚盈。
远望浮云隔,空怜定水清。
逍遥方外侣,荏苒府中情。
渐听寒鞞发,渊渊在郡城。

58 《赋得灯心送李侍御萼(光字)》 唐·皎然

灯心生众草,因有始知芳。
彩妓窗偏丽,金桃动更香。
花惊春未尽,焰喜夜初长。
别后空离室,何人借末光。

唐诗三百首边塞写景将士思乡

59 《赋得灯心送李侍御萼(光字)》 唐·皎然

灯心生众草,因有始知芳。
彩妓窗偏丽,金桃动更香。
花惊春未尽,焰喜夜初长。
别后空离室,何人借末光。

60 《别性空禅师》 唐·贯休

积翠迸一瀑,红霞碧雾开。
方寻此境去,莫问几时回。
荡桨入檐石,思诗闻早雷。
唯师心似我,欲近不然灰。

春天写景

* 关于空心的诗词 描写空心的诗词 带有空心的诗词 包含空心的古诗词[唐代](192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