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际的诗词[唐代](185首)

41 《从军中行路难二首(一作行军军中行路难、军中行路难)》 唐·骆宾王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冯深负固结妖氛。
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
将军拥旄宣庙略,战士横行静夷落。

42 《江南曲八首》 唐·刘希夷

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
日悬沧海阔,水隔洞庭深。
烟景无留意,风波有异浔。
岁游难极目,春戏易为心。

43 《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 唐·陈子昂

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
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
碧潭去已远,瑶华折遗谁。
若问辽阳戍,悠悠天际旗。

44 《游洞庭湖湘》 唐·张说

缅邈洞庭岫,葱蒙水雾色。
宛在太湖中,可望不可即。
剖竹守穷渚,开门对奇域。
城池自絷笼,缨绶为徽纆.

45 《山夜闻钟》 唐·张说

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
霜风吹寒月,窈窕虚中上。
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
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
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

46 《和崔司马登称心山寺》 唐·孙逖

郡府乘休日,王城访道初。
觉花迎步履,香草藉行车。
倚阁观无际,寻山坐太虚。
岩空迷禹迹,海静望秦馀。

47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唐·王维

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
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
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
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

48 《送从弟蕃游淮南》 唐·王维

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
淮阴少年辈,千里远相寻。
高义难自隐,明时宁陆沉。
岛夷九州外,泉馆三山深。

49 《泛前陂》 唐·王维

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
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
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
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

50 《谒张果先生》 唐·李颀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计。
自说轩辕师,于今几千岁。
寓游城郭里,浪迹希夷际。
应物云无心,逢时舟不系。

51 《游茅山五首》 唐·储光羲

十年别乡县,西云入皇州。
此意在观国,不言空远游。
九衢平若水,利往无轻舟。
北洛反初路,东江还故丘。

52 《临江亭五咏》 唐·储光羲

晋家南作帝,京镇北为关。
江水中分地,城楼下带山。
金陵事已往,青盖理无还。
落日空亭上,愁看龙尾湾。

53 《关门望华山》 唐·刘长卿

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
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
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巅。
翠微关上近,瀑布林梢悬。

54 《孙权故城下怀古,兼送友人归建业》 唐·刘长卿

雄图争割据,神器终不守。
上下武昌城,长江竟何有。
古来壮台榭,事往悲陵阜。
寥落几家人,犹依数株柳。

55 《题虎丘寺》 唐·刘长卿

青林虎丘寺,林际翠微路。
仰见山僧来,遥从飞鸟处。
兹峰沦宝玉,千载唯丘墓。
埋剑人空传,凿山龙已去。

56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咏物柳树

57 《题虎丘寺》 唐·刘长卿

青林虎丘寺,林际翠微路。
仰见山僧来,遥从飞鸟处。
兹峰沦宝玉,千载唯丘墓。
埋剑人空传,凿山龙已去。

58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59 《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 唐·刘长卿

心惆怅,望龙山。
云之际,鸟独还。
悬崖绝壁几千丈,绿萝袅袅不可攀。

60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 唐·李白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
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咏史怀古战争怀才不遇

* 关于空际的诗词 描写空际的诗词 带有空际的诗词 包含空际的古诗词[唐代](1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