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鼎的诗词[宋代](284首)

221 《用前韵答黄一翁二首》 宋·王炎

豆羹采藜藿,鼎食厌粱肉。
士欲齐得霄,胸次要涵蓄。
我晚颇闻道,宁有慧无福。
外物皆浮云,此道等珠玉。

222 《用元韵寄周推萧法》 宋·王炎

隔岸好山罗数峰,绕檐修竹添深丛。
云溪有此兔一窟,将雏德曜随梁鸿。
一饥难忍出谋食,志郁不伸成怪松。
彼美湓城二君子,昔未识面先闻风。

223 《别周季隐东湖隐居》 宋·项安世

君不见东湖先生徐师川,雅歌清庙弹朱弦。
又不见于湖居士张安国,健语龙蛇杂矛戟。
佳人往矣不易致,见君使我心先醉。
一闻东湖名,再读于湖诗。

224 《刘裸卿送笋》 宋·章甫

俗子贪钱如食蜜,幽人爱竹如种玉。
君家大隐城一隅,万个深围数间屋。
阳春不住长儿孙,犊角猫头还满目。
却恐繁阴碍风月,童奴时取供肴蔌。

225 《次韵傅景夏见赠兼简徐季益》 宋·张镃

懒情妨勇志,闇识乖明时。
昔人嗟远矣,有梦那见之。
百计谐余衷,第一证以诗。
合处即券钥,宁问渠为谁。

226 《园中梅有开者寄呈当涂叔祖》 宋·张镃

春到林梅得重权,首冬疎萼已争先。
移栽尚记陪深斝,静看因思觅近篇。
佐世勋庸金鼎味,贪閒怀抱竹篱烟。
临风谷寄横斜去,梦绕江城暮角边。

227 《叔祖待制移居新市华阁安装成适逢筵日尊幼毕》 宋·张镃

西清老人新楼居,下瞰四泽如江湖。
凭高挹景未比画,人望楼上真仙图。
杨花燕子句排露,鹍弦凤竹声骄粗。
先生已腰白玉带,我今且漉黄金壶。

228 《再用韵三首》 宋·裘万顷

病僧行脚归来后,万事无心每闭寮。
日射竹窗风叶乱,烟凝香鼎篆纹消。

229 《范园避暑》 宋·赵汝鐩

六月暑如炊,追凉此地宜。
棹舟荷柄飐,坐石竹阴移。
筹贯壶双耳,鼎烹茶一旗。
小童供笔砚,醉客竞赓诗。

230 《同崔纠访陈道士》 宋·赵汝鐩

寻幽过桥去,松径入琳宫。
竹摆风檐绿,榴残雨院红。
黏碑多古籀,插架独参同。
道士掀髯笑,诗联石鼎工。

231 《归涂》 宋·许月卿

望外云头日高挂,竹间亭子雪犹存。
啣芦雁起潇湘暮,卖炭人行烟火村。
绮疏月照窗如昼,宝鼎香销帐似云。
欲转冰壶浑未暇,党家习气彼羶荤。

232 《山居即事》 宋·王镃

选定唐诗手自编,醒时消遣醉时眠。
家家云气山藏雨,处处蛙啼水满田。
松树倒生临涧影,竹根斜挂过墙鞭。
客来无可延清话,旋摘新茶瓦鼎煎。

233 《谒严子陵祠》 宋·林景熙

客星谪下桐江湄,傲睨烟雨何年归。
空遗清气满林壑,草木不受春风肥。
我来维舟奠椒醑,薜荔祠荒泣山鬼。
乱峰欲雪江气严,老蜃吹云日色死。

234 《次储兄韵》 宋·陈宓

茗瓯吹积雪,薰鼎拨寒灰。
觌面看修竹,披襟映古槐。
日长嗟侣少,风动喜朋来。
共此林泉兴,生涯水一杯。

235 《早梅》 宋·邓深

荒村野水小春时,纵有梅开人未知。
几度携筇无觅处,今朝映竹忽横枝。
脱非人骨清香动,恐被传神淡墨欺。
酸意中含和鼎实,相期远到诵黄诗。

236 《和郑府判秋闱行》 宋·杜范

秋云黄,日月忙,登选才俊收词章。
操觚搦翰换钟鼎,往往冰炭交中肠。

237 《赵学士挽诗》 宋·杜范

鼎盛弹冠地,胡然袖手居。
自怡还自足,谁毁又谁誉。
花竹人安在,芸兰庆有余。
华涂惊素锦,行道尽欷嘘。

238 《送赵无己之临川》 宋·方回

古之诸侯公侯伯,今之诸侯二千石。
建邦作郡事不同,后车皆当载宾客。
钓鱼吕望朝弃竿,饭牛宁越夜辞轭。
云龙风虎机会偶,赫奕功名垂竹帛。

239 《客舍读书》 宋·方回

客舍何所为,流光坐飞腾。
出游足风雨,对晤乏友朋。
书鸱幸舆致,欢言启缄縢。
拂拭蛛与蟫,曲此几上肱。

240 《徐逊绵题三贤祠堂诗有云士死惟留姓与名天下》 宋·方回

殷仁周寿缺圆形,释宝仙清笑乞灵。
何限台阶隆爵位,谁堪鼎足并仪形。
岁寒臭味松梅竹,乾象光芒日月星。
野服不殊人品似,年年苹藻荐芳馨。

* 关于竹鼎的诗词 描写竹鼎的诗词 带有竹鼎的诗词 包含竹鼎的古诗词[宋代](2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