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笔底的诗词(468首)

81 《书西湖雷峰云讲主草书》 宋·郑清之

云师一生耽圣草,银铁蟠空觑天巧。
老来逸气未全平,笔底锋芒犹独扫。
开关勇士争赴敌,剑戟弓戈奋相缭。
睡龙决起求颔珠,划木抓岩纷怒爪。

82 《张隐君挽诗》 宋·魏了翁

触事无非学,非儒果误身。
体中识天地,笔底定君臣。
安乐堂前月,希夷枕上春。
是应家有子,不止活千人。

83 《送谢方伯赴试》 宋·阳枋

春桑催蚕日迟迟,春蚕食叶开文闱。
桃源虽好不可住,高人梦故山薇。
金鸡啁啪唤出日,轻舟短棹风吹衣。
莫问虹梁春燕入,莫吟西堂春草萋。

84 《宿宝峰呈玉涧》 宋·王柏

默成已仙去,北山久寂寞。
岂无爱山人,时时访林薄。
心境不相当,丘壑自丘壑。
谁知百年后,秀气才有托。

85 《题潘氏山水壁》 宋·王柏

叠巘云烟表,茅檐竹树中。
起予深隐趣,笔底有高风。

86 《和玉成书秋台诗卷韵》 宋·王柏

龙蛇笔底盘枯藤,两卷风骚泣鬼神。
此是玉成衣钵处,他年出语定惊人。

87 《和刘舍人咏雪》 宋·李曾伯

怪见漫空万蝶狂,须臾色界眩昏黄。
风姨知费几番信,天女才施半面妆。
笔底诗徒和冰柱,酒边舞已失霓裳。
梁园甚恨孤佳约,一笑吟梅且擅场。

88 《舟行过白石见将使夜宿毛家林翌日到{上艹下》 宋·王炎

苍头倦晨炊,卯饭几及午。
溯流赤日中,舟子亦良苦。
鱼跃恋芳饵,鸥飞避鸣橹。
仙翁所退藏,好境自呈露。

89 《朝天宫观方道士所画三山图(三首)》 明·袁凯

方壶少小学为仙,笔底三山岂偶然。
见说麻姑头总白,不知何用得长年。

90 《贺尤礼侍兼修史侍讲直学士院四首》 宋·张镃

斯文未摇落,右序启哲人。
胸中悟复悟,笔底新又新。
幻为九色丝,銮坡演明纶。
兵民总疲羸,夜直烦前陈。

91 《吴门道归书怀》 宋·刘宰

投閒三十年,日与木石俱。
暮景际休明,搜罗逮樵渔。
洪造赐甄收,群公交荐书。
殷勤奉明诏,婉娈辞田庐。

92 《次韵谢董君读予诗稿》 宋·方回

少年客洛走缁尘,自倚诗才敌万人。
岳耸河奔争气势,霜严月郎借精神。
镜中颜床惊非昔,笔底工夫苦不新。
辜负桐江好山水,花开叶落十秋春。

93 《次韵酬刘彦直》 宋·方回

稷下先生旧老成,十年江表耸雄名。
观星南极孤槎远,赏月西湖独榻横。
笔底篇章追梦得,樽前风味胜公荣。
酒楼一诵惊人句,四座如闻霹雳声。

94 《题孙廷玉藏李仲宾墨竹》 宋·方回

仲宾笔底招君子,廷玉胸中敬正人。
更著紫阳虚叟句,两公炯炯见精神。

95 《题祝公辅静得斋》 宋·方回

郑卫撼俗耳,姬姜接凡目。
醇酎诳渴吻,大房诱饥腹。
一阈内外间,鲜不妄举足。
堂堂七尺躯,顷刻万感触。

96 《赠叶肖岩》 宋·顾逢

笔底妙如神,传来面目真。
便教知本相,不必问何人。
一幅元非画,百年留此身。
山林樵获者,只是旧衣巾。

97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宋·释绍嵩

独吟高阁对官梅,春色先从笔底回。
诗到扬州定清绝,不才羞作等闲来。

98 《开光明藏疏》 宋·释心月

佛祖亲传真命脉,橘洲笔底发渊源。
郁乎光焰十万丈,只贵知音一印传。

99 《题李长啸漕元赁居》 宋·宋伯仁

可种梅花便可居,此身安处即吾庐。
胸中丘壑无今古,笔底烟霞自卷舒。
着脚且坚君子操,知心自有圣人书。
吾侪幸是苕川客,只好溪头学钓鱼。

100 《墨梅寄因上人》 宋·宋无

寒枝香在天外,疏花影流水中。
梨云夜深清梦,草玄笔底春风。

* 关于笔底的诗词 描写笔底的诗词 带有笔底的诗词 包含笔底的古诗词(46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