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的诗词(1613首)

621 《及后归》 唐·李频

家临浙水傍,岸对买臣乡。
纵棹随归鸟,乘潮向夕阳。
苦吟身得雪,甘意鬓成霜。
况此年犹少,酬知足自强。

622 《送许棠及归宣州》 唐·李频

高科终自致,志业信如神。
待得逢公道,由来合贵身。
秋归方觉好,旧梦始知真。
更想青山宅,谁为后主人。

623 《送友人下归感怀》 唐·李频

帝里春无意,归山对物华。
即应来日去,九陌踏槐花。

624 《下后屏居书怀寄张侍御》 唐·李频

刖足岂一生,良工隔千里。
故山彭泽上,归梦向汾水。
低催神气尽,僮仆心亦耻。
未达谁不知,达者多忘此。

625 《甲》 唐·曹邺

游人未入门,花影出门前。
将军来此住,十里无荒田。

626 《送进士下归南海》 唐·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梦游想象月宫哲理

627 《下寄知己》 唐·曹邺

长安孟春至,枯树花亦发。
忧人此时心,冷若松上雪。
自知才不堪,岂敢频泣血。
所痛无罪者,明时屡遭刖。

628 《关试前送进士姚潜下归南阳》 唐·曹邺

马嘶残日没残霞,二月东风便到家。
莫羡长安占春者,明年始见故园花。

629 《送进士李殷下游汾河》 唐·曹邺

上国花照地,遣君向西征。
旁人亦有恨,况复故人情。
单车欲云去,别酒忽然醒。
如何今夜梦,半作道路程。

初中古诗乐府拟古边塞战争

630 《过侯王故》 唐·于武陵

过此一酸辛,行人泪有痕。
独残新碧树,犹拥旧朱门。
歌歇云初散,檐空燕尚存。
不知弹铗客,何处感新恩。

631 《及后寄梁烛处士》 唐·伊璠

绣毂寻芳许史家,独将羁事达江沙。
十年辛苦一枝桂,二月艳阳千树花。
鹏化四溟归碧落,鹤栖三岛接青霞。
同袍不得同游玩,今对春风日又斜。

咏物柳树抒情

632 《及后作》 唐·袁皓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蓬瀛乍接神仙侣,江海回思耕钓人。
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
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嶮津。

633 《下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 唐·李昌符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
遭逢好文日,黜落至公时。
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
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634 《失题(一作送前汝州李侍御罢归宣城二首)》 唐·许棠

独夜长城下,孤吟近北辰。
半天初去雁,穷碛远来人。
月黯氛埃积,风膻帐幕邻。
惟闻防虏寇,不语暗伤神。

635 《下东归留别郑侍郎》 唐·许棠

无才副至公,岂是命难通。
分合吟诗老,家宜逐浪空。
别心悬阙下,归念极吴东。
唯畏重回日,初情恐不同。

636 《下有感》 唐·邵谒

古人有遗言,天地如掌阔。
我行三十载,青云路未达。
尝闻读书者,所贵免征伐。
谁知失意时,痛于刃伤骨。
身如石上草,根蒂浅难活。
人人皆爱春,我独愁花发。
如何归故山,相携采薇蕨。

637 《送从弟长安下南归觐亲》 唐·邵谒

白日不得照,戴天如戴盆。
青云未见路,丹车劳出门。
采薇秦山镇,养亲湘水源。
心中岂不切,其如行路难。

638 《下寄欧阳瓒》 唐·林宽

诗人道僻命多奇,更值干戈乱起时。
莫作江宁王少府,一生吟苦竟谁知。

639 《宏词下感恩献兵部侍郎》 唐·皮日休

分明仙籍列清虚,自是还丹九转疏。
画虎已成翻类狗,登龙才变即为鱼。
空惭季布千金诺,但负刘弘一纸书。
犹有报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

640 《登后寒食杏园有宴,因寄录事宋垂文同年》 唐·皮日休

雨洗清明万象鲜,满城车马簇红筵。
恩荣虽得陪高会,科禁惟忧犯列仙。
当醉不知开火日,正贫那似看花年。
纵来恐被青娥笑,未纳春风一宴钱。

* 关于第的诗词 描写第的诗词 带有第的诗词 包含第的古诗词(161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