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的诗词(1613首)

61 《及后归觐,留别诸同年》 唐·白居易

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
未为贵,贺亲方始荣。
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
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
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

62 《和郑元及后秋归洛下闲居(同高侍郎下隔年及)》 唐·白居易

勤苦成名后,优游得意间。
玉怜同匠琢,桂恨隔年攀。
山静豹难隐,谷幽莺暂还。
微吟诗引步,浅酌酒开颜。
门迥暮临水,窗深朝对山。
云衢日相待,莫误许身闲。

63 《及后忆旧山》 唐·白居易

偶献子虚登上,却吟招隐忆中林。
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

64 《喜敏中及,偶示所怀》 唐·白居易

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频。
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
转于文墨须留意,贵向烟霄早致身。
莫学尔兄年五十,蹉跎始得掌丝纶。

65 《及后夜访月仙子》 唐·施肩吾

自喜寻幽夜,新当及年。
还将天上桂,来访月中仙。

66 《送崔约下归扬州》 唐·姚合

满座诗人吟送酒,离城此会亦应稀。
春风下时称屈,秋卷呈亲自束归。
日晚山花当马落,天阴水鸟傍船飞。
江边道路多苔藓,尘土无由得上衣。

67 《赠刘宽夫昆季(一作赠刘侍郎兄弟三人同时及)》 唐·章孝标

文聚星辰衣彩霞,问谁兄弟是刘家。
雁行云掺参差翼,琼树风开次花。
天假声名悬日月,国凭骚雅变浮华。
曾穷晋汉儒林传,龙虎虽多未足夸。

68 《及后寄广陵故人(一作寄淮南李相公绅)》 唐·章孝标

全胜十政官,金鞍镀了出长安。
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

春天闺怨

69 《送张景宣下东归(归扬州觐省)》 唐·朱庆馀

归省值花时,闲吟落诗。
高情怜道在,公论觉才遗。
春雨连淮暗,私船过马迟。
离心可惆怅,为有入城期。

70 《送顾非熊下归》 唐·朱庆馀

但取诗名远,宁论下频。
惜为今日别,共受几年贫。
听雨宿吴寺,过江逢越人。
知从本府荐,秋晚又辞亲。

71 《送顾非熊及归茅山》 唐·厉玄

故山登去,不似旧归难。
帆卷江初夜,梅生洞少寒。
采薇留客饮,折竹扫仙坛。
名在仪曹籍,何人肯挂冠。

72 《送李文明下鄜州觐兄》 唐·许浑

征夫天一涯,醉赠别吾诗。
雁迥参差远,龙多次迟。
宁歌还夜苦,宋赋更秋悲。
的的遥相待,清风白露时。

73 《下后上李中丞》 唐·赵嘏

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
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
谷外风高摧羽翮,江边春在忆樵渔。
唯应感激知恩地,不待功成死有馀。

74 《送归江州友人初下(一作送友人下归)》 唐·项斯

名高不俟召,收采献君门。
偶屈应缘数,他人尽为冤。
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
归去无劳久,知君更待论。

75 《闻李夷遇下东归因以寄赠》 唐·薛能

囊中书是居山写,海畔家贫乞食还。
吾子莫愁登晚,古人惟爱贱游闲。
舟行散适江亭上,郡宴歌吟蜡烛间。
从此乐章休叙战,汉兵无阵亦无蛮。

76 《闻李夷遇下东归因以寄赠》 唐·薛能

囊中书是居山写,海畔家贫乞食还。
吾子莫愁登晚,古人惟爱贱游闲。
舟行散适江亭上,郡宴歌吟蜡烛间。
从此乐章休叙战,汉兵无阵亦无蛮。

77 《送沈秀才下东归》 唐·贾岛

曲言恶者谁,悦耳如弹丝。
直言好者谁,刺耳如长锥。
沈生才俊秀,心肠无邪欺。
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以古讽今怀才不遇

78 《下》 唐·贾岛

只空囊,如何住帝乡。
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
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柳树离别

79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苗绅先辈(一作下寄司马札)》 唐·温庭筠

几年辛苦与君同,得丧悲欢尽是空。
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
三春月照千山道,十日花开一夜风。
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

80 《及后宴曲江》 唐·刘沧

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
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
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
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

* 关于第的诗词 描写第的诗词 带有第的诗词 包含第的古诗词(161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