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简的诗词[宋代](1258首)

121 《任季明见和池上诗再用韵奉且识予拳拳怀向》 宋·晁公溯

甘泉洗心情,好风吹面凉。
循池步涟漪,澹然波不扬。
怀君佳弟兄,元方与季方。
正兹阻会集,恍若限渺茫。

122 《诏除虚额钱计庭遣州通判王和叟再至谓考实》 宋·晁公溯

天王念远民,哀此西南隅。
主者按其籍,取之尽锱铢。
扫地皆赤立,名独存版图。
竭泽傥未已,来年恐无鱼。

123 《昌甫前诗见方和去未达间再於岩叟处见后诗》 宋·陈文蔚

章泉相去每相思,多谢交情不见遗。
缱绻方赓前日句,联翩又读后来诗。
梅方迎腊多投好,菊已凌霜不入时。
大抵世情皆若此,吾侪真结岁进知。

124 《次韵答胡山甫兼汪日宾》 宋·戴表元

白发诗翁南峡居,肯来与子不相疏。
久知诸老难折,端为此家多贮书。
谈吐清无涉俗处,容颜衰似避兵初。
溪梁一别还经岁,接得新诗锦不如。

125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 宋·郭印

秋萤腐草化,芝菌出枯朽。
形质但变迁,中有一物久。

126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 宋·郭印

大道无关键,人人悉可窥。
超然明日用,了不碍云为。

127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 宋·郭印

伏羲画卦后,文字积丘山。
谁知圣人意,要妙唯一言。

128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 宋·郭印

仲尼作六经,中遭秦火厄。
毕竟不可磨,尊道而贵德。

129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 宋·郭印

黑白未分时,几人知北著。
一著只这是,为子说崖略。

130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 宋·郭印

忘机海上游,鸥鸟下为侣。
入山莫怖畏,猛虎即是汝。

131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 宋·郭印

法法本来空,无垢亦无净。
直向异类行,何曾失正性。

132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 宋·郭印

漏泄春光处,山寒已放梅。
痴儿元不识,须待百花开。

133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 宋·郭印

相逢无间隔,万里一天风。
与子元同姓,何劳问祖翁。

134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 宋·郭印

辩嗟孟轲劳,清笑伯夷隘。
秋毫满六虚,须弥藏一芥。

135 《天道夷行》 宋·释文珦

天道夷,荡荡巍巍。
人心不然,大行险巘。
转眼翻覆,诚不易知。
忠或见疏,信或见疑。

136 《李夫知易用其父韵见贻且示和陶一编并和二》 宋·孙应时

晚矣归来悟昨非,喜君先我和陶计。
何嫌潦倒心长在,故想呻吟气不衰。
春日莺啼花发处,秋空云静月明时。
个中差胜长安客,俯仰无宁似戚施。

137 《李夫知易用其父韵见贻且示和陶一编并和二》 宋·孙应时

间中笔墨故相宜,遣兴由来不厌诗。
日仰慈颜长自爱,年方强仁莫言衰。
新来定得安心法,此事还胜未病时。
肯共切磋须我辈,独无琼玖报先施。

138 叔自临安之官鄂渚专书问讯多寄近作以诗谢》 宋·孙应时

与君异姓似诸昆,文采风流帝子孙。
珍重征途犹问讯,殷勤诗卷遣重论。
光寒牛斗韬龙剑,兴逸江湖著瓠樽。
混混人间谁虎鼠,冥冥物外独鹏鲲。
间中日月无追恨,圣处工夫岂浪言。
万里此心长对面,莫寻别赋苦消魂。

139 《饮叶氏园亭不觉大醉欹侧诗呈德茂仰这并二》 宋·王洋

步入青冥路渺赊,岚我四面照流霞。
相公未许归旄节,旅客还来看物华。
不独衰肠难胜酒,自缘饥眼乍看花。
醒来知免污茵席,端为勤劳不驾车。

140 《又题琳师房刘行给事墨竹》 宋·王洋

黄门给事二千粟,日割三牲亦应足。
刘翁食俎厌膻腥,千亩渭川期满腹。
顺人束如束刍,百钱可了三日厨。
刘翁平生几两屐,可能千亩无赢馀。

* 关于简的诗词 描写简的诗词 带有简的诗词 包含简的古诗词[宋代](125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