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箫鼓的诗词[宋代](431首)

101 《烛影摇红》 宋·张炎

二三友行歌云舞绣中,亦清时之可乐,以词写之。
舟舣鸥波,访邻寻里愁都散。
老来犹似柳风流,先露看花眼。
闲把花枝试拣。

102 《探春慢》 宋·张炎

寄戚五云。
书之,几脱腕也
列屋烘炉,深门响竹,催残客里时序。
投老情怀,薄游滋味,消得几多凄楚。

103 《风入松(闰元宵)》 宋·张炎

向人圆月转分明。
箫鼓又逢迎。
风吹不老蛾儿闹,绕玉梅、犹恋香心。
报道依然放夜,何妨款曲行春。

104 《雪明鳷鹊夜慢》 宋·万俟咏

望五云多处春深,开阆苑、别就蓬岛。
正梅雪韵清,桂月光皎。
凤帐龙帘萦嫩风,御座深、翠金问绕。
半天中、香泛千花,灯挂百宝。

宋词精选咏物写花言志

105 《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尚书)》 宋·沈唐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井州。
箫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
金骑走长楸。
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

106 《望江南》 宋·陈朴

丹九转,纯一太初颜。
内外无为常抱朴,纵横海外与人间。
功行积丘山。
青阙诏,玉简赐金环。
饮罢刀圭乘羽驾,旌幢箫鼓过天关。
朝帝列仙班。

107 《浪淘沙》 宋·裴湘

雁塞说井门。
郡枕西汾。
山形高下远相吞。
古寺楼台依碧嶂,烟景遥分。
晋朝锁溪云。
箫鼓仍存。
牛羊斜日自归村。
惟有故城禾黍地,前事消魂。

写景追忆

108 《人月圆(元夜)》 宋·王诜

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
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
更阑人静。
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109 《好事近》 宋·琴操

箫鼓却微寒,犹是芳菲时节。
分付塞鸿归后,胜一钩寒月。
双垂锦幄谢残枝,馀香恋衣结。
又被鸟声呼醒,似征鞍催发。

月亮友人怀念

110 《人月圆(元夜)》 宋·王诜

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
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
更阑人静。
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111 《好事近》 宋·琴操

箫鼓却微寒,犹是芳菲时节。
分付塞鸿归后,胜一钩寒月。
双垂锦幄谢残枝,馀香恋衣结。
又被鸟声呼醒,似征鞍催发。

112 《贺新郎(宫词)》 宋·游次公

暖霭浮晴御。
锁垂杨、笼池罩阁,万丝千缕。
池上晓光分宿雾,日近群芳易吐。
寻并蒂、阑干凝伫。

女子怀人

113 《鹧鸪天(春暮)》 宋·张震

横素桥边景最佳。
绿波清浅见琼沙。
衔泥燕子迎风絮,得食鱼儿趁浪花。
春已暮,日初斜。
画船箫鼓是谁家。
兰桡欲去空留恋,醉倚兰干看晚霞。

114 《望江南》 宋·李好义

思往事,白尽少年头。
曾帅三军平蜀难,沿边四郡一齐收。
逆党反封侯。
元宵夜,灯火闹啾啾。
厅上一员闲总管,门前几个纸灯球。
箫鼓胜皇州。

115 《括摸鱼儿》 宋·林正大

醉之乡、其去中国,不知其几千里。
其土平旷无涯际。
其气和平一揆。
无寒暑,无聚落居城,无怒而无喜。

116 《括声声慢》 宋·林正大

暮春天气,争看长安,水边多丽人人。
意远态浓,肌理骨肉轻匀。
绣罗衣裳照映,尽蹙金、孔雀麒麟。
夸荣贵,是椒房云幕,恩宠无伦。

咏物梅花抒怀

117 《六桥行》 宋·周端臣

苏堤路。
正密柳烘烟,嫩莎收雨。
野芳竞吐。
山如画、隐隐云藏山坞。

118 《江城子》 宋·翁元龙

一年箫鼓又疏钟。
爱东风。
恨东风。
吹落灯花,移在杏梢红。

119 《摸鱼儿》 宋·施枢

柳蒙耳、暗凌波路。
烟飞惨淡平楚。
七香车驻猊环掩,遥认翠华云母。
芳景暮。

古诗三百首咏物动物言志爱国

120 《洞仙歌》 宋·严抑

云车鹤盖,三岛朝元后。
绿意红情在梅柳。
想仙风从碧落次,吹得春来甘泉,喜见颜红宇秀。
承明厌直,小憩苹洲,箫鼓行春此时候。

* 关于箫鼓的诗词 描写箫鼓的诗词 带有箫鼓的诗词 包含箫鼓的古诗词[宋代](4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