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雪的诗词[宋代](722首)

101 《久雨之余隔窗闻雪简书院诸丈二首》 宋·李曾伯

雨覆云翻越月余,苦疑滕六欠工夫。
倏敲窗竹清成玉,细剪檐花碎作珠。
已喜新冬三白有,不愁嗣岁二红无。
地炉纸帐杯行了,呼起诗翁为捻须。

102 《久雨之余隔窗闻雪简书院诸丈二首》 宋·李曾伯

玉龙飞下太清境,粉雉凝成不夜城。
眩得穷儿犹暴富,照教暗室亦强明。
来朝细挹千林色,竟夕都忘万籁声。
不原衔枚蔡州去,铁衣早撤戍边兵。

103 《次弟观二首呈雪航》 宋·陈著

流俗方澜倒,禅心自铁顽。
人于诗信老,天与病全閒。
拄杖溪山曲,移尊雪月閒。
相逢多拙句,为我细修删。

104 《雪中雪坡十忆》 宋·姚勉

帐窣销金旧党家,未知清处在煎茶。
便应归去烧松叶,细碾枪旗煮雪花。

105 《雪中雪坡十忆》 宋·姚勉

欲折梅花寄故人,驿无来使草成茵。
轻风细雨分寒暖,已是江南数日春。

106 《题墨梅风烟雪月水石兰竹八轴》 宋·姚勉

清晨有客南昌来,袖出数幅春风梅。
芳根不种生绡上,安得的皪霜葩开。
霜葩能开不能谢,始信笔端生造化。
细看入趣直欲攀,亦复不知梢是画。

107 《用翁雪舟送春韵三首》 宋·蒲寿宬

锦衣年少不知愁,风雨无端恼客游。
万点残红空过眼,一番新绿又从头。
夕阳细草堪横笛,野渡重杨可击舟。
三百六旬浑是醉,饶春何用苦绸缪。

108 《雪晴》 宋·仇远

腊尾春头半月期,寒欺人日雪销迟。
才升晴旭扶桑树,便拂东风细柳枝。
和气满城真可掬,丰年击壤已先知。
侏儒温饱皇天赐,行续中和乐职诗。

109 《闰正月十三日夜雪》 宋·仇远

东风散雪乱如麻,掷瓦敲窗细撒沙。
只恐市中薪米贵,不愁江上落梅花。

110 《冬雪行》 宋·王炎

拥衾展转夜不眠,细数更筹知苦寒。
角声未动纸窗白,儿曹报我雪满檐。
玉妃剪水出天巧,飞花万点争清妍。
朱门贵人对之笑,初见一白来丰年。

111 《山行阻雪呈同游诸友》 宋·刘宰

幽寻本无急,聊以会友生。
尘中妨剧谈,故作林下行。
仆夫问归路,夜闻风雪声。
何妨小迟留,妙理细重评。

112 《雪中徐检法约登城楼中果》 宋·赵汝鐩

今年一雪恰一月,天工弄巧寒饕餮。
朔风吹碎洞庭浪,细结瑶花遍银阙。
倚杖测试三尺强,平陆皓皓失凹凸。
梅梢模糊裹寒香,鸟影伶俜栖冻叶。

113 《雪销》 宋·艾性夫

红日行天熨绛绡,一番阳长便阴消。
青山又现本来面,瘦竹方伸久折腰。
枯沼暗通泉细细,晴檐忽听雨萧萧。
独怜点入吟翁鬓,费尽东风不肯销。

114 《喜雪十韵》 宋·孔武仲

此夜不成雪,朋朝应作霖。
细声来户牖,爽气入裯衾。
窥隙疑相射,循檐觉更深。
因风成倒阵,过竹有余音。

115 《延平得雪》 宋·陈宓

衍山先自无尘土,更着飞琼细糁看。
可笑一生缘好事,却将衰鬓敌隆寒。

116 《除夕前大雨雪立春已八日》 宋·方回

行园似觉褐袍单,拣好梅枝子细看。
节近年年多雨雪,客来草草治杯盘。
故知更事无如老,岂谓交春便不寒。
气数已回终是好,明朝红日上云端。

117 《丹阳道中大雪》 宋·方回

轻船摇兀涕垂颐,我见人船更谓奇。
琐细穿篷仍急舞,迷漫渡水故斜吹。
孤村茅屋炊烟绝,匹马毡衫冻仆随。
此是老夫有声画,丹阳道上雪天诗。

118 《细省》 宋·方回

细省浮生理,宜令寸地宽。
老兼无病少,閒欲不贪难。
远极山逾好,晴初雪更寒。
聚奎几卿相,谁解胜陈抟。

119 《十六日大雪》 宋·方回

长至前逾一月晴,忽然细细雨无声。
中宵变作今□□,□得楼头鼓角清。

120 《次韵金汉臣见雪闻雁二首》 宋·方回

月暗云迷度杳冥,飞鸣未肯落寒汀。
得无田里声相似,独此长官能细听。

* 关于细雪的诗词 描写细雪的诗词 带有细雪的诗词 包含细雪的古诗词[宋代](7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