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老的诗词(3180首)

821 《乞数珠赠南禅湜老》 宋·苏轼

从君觅数珠,老境仗消遣。
未能转千佛,且从千佛转。
儒生推变化,乾策数大衍。
道士守玄牝,龙虎看舒卷。

822 《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 宋·苏轼

我从庐山来,目送孤飞云。
路逢陆道士,知是千岁人。
试问当时友,虎溪已埃尘。
似闻佚老堂,知是几世孙。
能为五字诗,仍戴漉酒巾。
人呼小靖节,自号葛天民。

823 《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 宋·苏轼

君不见元帅府前罗万戟,涛头未顺千弩射。
至今凤皇山下路,长借一箭开两翼。
我凿西湖还旧观,一眼已尽西南碧。
又将回夺浮山险,千艘夜下无南北。

824 《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 宋·苏轼

荆溪父老愁三害,下斩长蛟本无赖。
平生倔强韩退之,文字犹为鳄鱼戒。
石门之役万金耳,首鼠不为吾已隘。
江湖开塞古有数,两鹄飞来告成坏。

825 《赠张刁二老》 宋·苏轼

两邦山水未凄凉,二老风流总健强。
共成一百七十岁,各饮三万六千觞。
藏春坞里莺花闹,仁寿桥边日月长。
惟有诗人被磨折,金钗零落不成行。

826 《大老寺竹间阁子》 宋·苏轼

残花带叶暗,新笋出林香。
但见竹阴绿,不知汧水黄。
树高倾陇鸟,池浚落河鲂。
栽种良辛苦,孤僧瘦欲尫。

827 《再赠常州报恩长老》 宋·苏轼

?此诗卷十五已收,为“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之第二首。
?

828 《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余往见之·尝》 宋·苏轼

日月转双毂,古今同一丘。
惟此鹤骨老,凛然不知秋。
去住两无碍,人天争挽留。
去如龙出山,雷雨卷潭湫。

829 《次韵借观《睢阳老五图》》 宋·苏轼

国老安荣心自闲,紫袍金带旧簪冠。
星骑箕簸扬糠秕,斗掌权衡表汉桓。
冬有愆阳嫌薄热,夏多沴气畏轻寒。
赖得五贤清雅出,俾人敬慕肃容看。

830 《戏赠秀老》 宋·苏轼

拆却相公庵,泥却驸马竹。
天下人总知,流入传灯录。

831 《赠月长老》 宋·苏轼

天形倚一笠,地水转两轮。
五霸之所运,毫端栖一尘。
功名半幅纸,儿女浪苦辛。
子有折足铛,中容五合陈。

832 《赠岭上老人》 宋·苏轼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833 《送酒与崔诚老》 宋·苏轼

雪堂居士醉方熟,玉涧山人冷不眠。
送与安州泼醅酒,从今三日是三年。

834 《余将赴文登,过广陵,而择老移住石塔,相送》 宋·苏轼

竹西失却上方老,石塔还逢惠照师。
我亦化身东海去,姓名莫遣世人知。

835 《欲往湖州,见孙莘老,别公辅、希元、彦远、》 宋·苏轼

秋来欲见紫髯翁,待得梅花细萼红。
记取上元灯火夜,道人犹在水晶宫。

836 《赠江州景德长老》 宋·苏轼

白足高僧解达观,安排春事满幽栏。
不须天女来相试,总把空花眼里看。

837 《书普慈长老壁(志诚)》 宋·苏轼

普慈寺后千竿竹,醉里曾看碧玉缘。
倦客再游行老矣,高僧一笑故依然。
久参白足知禅味,苦厌黄公(鸟名。
)聒昼眠。
惟有两株红杏叶,晚来犹得向人妍。

838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 宋·苏轼

苏州定慧长老守钦,使其徒卓契顺来惠州,问予安否,且寄《拟寒山十颂》。
语有璨、忍之通,而诗无岛、可之寒,吾甚嘉之,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
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839 《用数珠韵赠湜长老》 宋·苏轼

嗣宗虽不言,叔宝犹理遣。
东坡但熟睡,一夕一展转。
南迁昔虞翻,却扫今冯衍。
古佛既手提,诸方皆席卷。

840 《和黄龙清老三首》 宋·苏轼

万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传寄远书。
深密伽陀枯战笔,真诚相见问何如。

* 关于老老的诗词 描写老老的诗词 带有老老的诗词 包含老老的古诗词(31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