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脚力的诗词[宋代](256首)

1 《伏日赠徐焦二生》 宋·欧阳修

徐生纯明白玉璞,焦子皎洁寒泉冰。
清光莹尔互辉映,当暑自可消炎蒸。
平湖绿波涨渺渺,高榭古木阴层层。
嗟哉我岂不乐此,虽虽欲往身未能。

2 《题画卷》 宋·韩元吉

少年喜登临,两脚不惮软。
支筇上云山,得酒辄三返。
一从老将至,所向意先懒。
岂惟心事乖,要自脚力短。

3 《题西隐三首》 宋·吴江赵主

脚力穷力地更偏,瘦藤危石两苍然。
山僧已识幽人意,借兴禅床自在眠。

4 《登太平塔》 宋·陆游

我从平地来,忽寄百尺巅。
眼力与脚力,初不减少年。
渐高山愈出,杳杳浮云烟。
举手扪参旗,日月磨螘旋。
天风忽吹衣,便欲从此僊。
且复下梯去,著书未终篇。

5 《与潘文叔游稀岳四首》 宋·赵蕃

常闻祝融峰,今日上封寺。
虽孤登望眼,要逐幽遐志。
盖渠目力及,皆我脚力自。
是可将无同,吾言亦聊戏。

6 《登山》 宋·方岳

物华无处不东风,只恐东风笑此翁。
双鬓不随春草绿,一尊聊借老颜红。
棋声未急雨声急,眼力无穷脚力穷。
穿径本为行散计,却将篮笋上空蒙。

7 《天听洞》 宋·杜范

脚力穷时眼力通,层梯倚石上天聪。
世间无限惟顽石,独此中间透外空。

8 《和南伯山行韵二首》 宋·袁说友

千峰踏尽又层坡。
冠染征尘不暇峨。
佳处赏心惟酒尔,愁时引睡奈诗何。
憩亭尚远日先书,脚力力穷山更多。
白发对山聊自醉,如公自富郢中歌。

9 《江城子》 宋·史浩

片帆初落甬勾东。
碧湖空。
满汀风。
回首一川,银浪飐孤篷。

10 《贺新郎(癸亥九日)》 宋·刘克庄

宿雨轻飘洒。
少年时、追欢记节,同人于野。
老去登临无脚力,徒倚屋东篱榭。
但极目、海山如画。

哲理故事

11 《龙多仙》 宋·刘望之

金船载山知有无,大千浮空佛所书。
何人夜继海山臂,一手挈置西南隅。
白虹发晴涪水现,翠凤下晓巴山趋。
亮哉何邦实有此,但恐□舞皆凡姝。

12 《季春下澣游南龛》 宋·冯伯规

四山如蝟毛,中有线路萦。
谁人导我来,得此掌许平。
雨后天宇空,夏气和且清。
休日一无事,驾言南山行。

13 《天聪洞》 宋·郭君举

混沌何年凿,天聪亦强名。
我疑龙窟宅,人说鬼经营。
梯向岩边接。
云从洞里生。
此行顽健甚,脚力十分轻。

14 《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驻目亭》 宋·李庚

吏散长郭静,杖藜巾一幅。
只图宽眼界,不管穷脚力
野水露微湾,寒山出寸碧。
待拍洪崖肩,蓬莱真咫尺。

15 《白石山》 宋·林斗南

路迥萦纡行木杪,脚力穷时山更好。
苦吟转觉嘉句悭,远望方知众山小。
登临自昔知几人,留题暗苔新事物。
吁嗟开辟岁时久,名字湮没多无闻。

16 《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宋·毋丘恪

缣素巧貌溪山姿,宝藏肯笑虎头痴。
何人夜半胠箧去,信为羽化无疑迟。
魏明不惜万夫办,凿山累土夸神奇。
景明突起芳林苑,谷城文石光参差。

17 《妙相寺方丈》 宋·徐锐

脚力无穷为好山,直须勾引到禅关。
柳堤雪后摇金缕,竹径风前弄翠环。
宦业始知红叶落,清游终羡白云闲。
此来不见文殊面,多谢岩花慰我颜。

18 《题兴道院蓝光轩》 宋·叶翥

出郭才咫尺,便觉山意幽。
招提立绝顶,宝塔凌空浮。
小轩足娱客,下有清溪流。
翠岫供远眺,直欲明双眸。

19 《灵谷山》 宋·曾季貍

旧闻伯子记,已得灵谷名。
隐然望此州,奇胜称山灵。
悬崖泻瀑布,如高屋建瓴。
乔松数十丈,下有千岁苓。

20 《超然亭》 宋·折彦质

超然亭上鬓毛斑,浩荡秋风小立閒。
岂为诗情堪过海,只缘脚力要寻山。
峭峰断续天容缺,高壘萦纡地势悭。
回首不堪东北望,桂林万里是秦关。

* 关于脚力的诗词 描写脚力的诗词 带有脚力的诗词 包含脚力的古诗词[宋代](2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