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听的诗词(3020首)

81 《听霜钟》 唐·无名氏

寥亮来丰岭,分明辨古钟。
应霜如自击,中节每相从。
静听非闲扣,潜应蕴圣踪。
风间时断续,云外更舂容。
虚警和清籁,雄鸣隔乱峰。
因之论知己,感激更难逢。

82 《中秋夜听歌联句》 唐·武元衡

此夕来奔月,何时去上天。
——崔备
云鬟方自照,玉腕更呈鲜。
——裴度

83 《度自到洛中与乐天为文酒之会时时构咏乐不可…因为联句》 唐·裴度

成周文酒会,吾友胜邹枚。
唯忆刘夫子,而今又到来。
——裴度
欲迎先倒屣,亦坐便倾杯。

重阳节友情感叹

84 《与崔子向泛舟自招橘经箬里宿天居寺…联一十六韵以寄之》 唐·皎然

晴日春态深,寄游恣所适。
——皎然
宁妨花木乱,转学心耳寂。
——崔子向

85 《从萧叔子听弹琴,赋得三峡流泉歌》 唐·李冶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泉常自闻。
玉琴弹出转寥夐,直是当时梦里听。
三峡迢迢几千里,一时流入幽闺里。

86 《听独杵捣衣》 唐·慧偘

非是无人助,意欲自鸣砧。
向月怜孤影,承风送迥音。
疑捣双丝练,似奏一弦琴。
令君闻独杵,知妾有专心。

87 《听莺歌》 唐·灵澈

新莺傍檐晓更悲,孤音清泠啭素枝。
口边血出语未尽,岂是怨恨人不知。
不食枯桑葚,不衔苦李花。

88 《听莺歌》 唐·灵澈

新莺傍檐晓更悲,孤音清泠啭素枝。
口边血出语未尽,岂是怨恨人不知。
不食枯桑葚,不衔苦李花。

89 《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四十三韵》 唐·皎然

万虑皆可遗,爱山情不易。
自从东溪住,始与人群隔。
应物非宿心,遗身是吾策。
先民崆峒子,沦景事金液。

90 《同诸公奉侍祭岳渎使大理卢幼平自会稽回经平望…不至》 唐·皎然

望祀崇周典,皇华出汉庭。
紫泥颁会计,玄酒荐芳馨。
圣虑多虔肃,斋心合至灵。
占祥刊史竹,筮日数尧蓂.

91 《秋夜听业上人弹琴》 唐·齐己

万物都寂寂,堪闻弹正声。
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平。
湘水泻秋碧,古风吹太清。
往年庐岳奏,今夕更分明。

抒情

92 《送谢尊师自南岳出入京》 唐·齐己

曾听鹿鸣逢世乱,因披羽服隐衡阳。
几多事隔丹霄兴,三十年成两鬓霜。
芝朮未甘销勇气,风骚无那激刚肠。
中朝旧有知音在,可是悠悠入帝乡。

93 《南乡子(自述)》 宋·苏轼

凉簟碧纱厨。
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
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
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
占得人间一味愚。

典故感叹人生

94 《清平乐(听杨姝琴)》 宋·李之仪

殷勤仙友。
劝我千年酒。
一曲履霜谁与奏。
邂逅麻姑妙手。
坐来休叹尘劳。
相逢难似今朝。
不待亲移玉指,自然痒处都消。

95 《临江仙(贺州刘帅忠家隔帘听琵琶)》 宋·王安中

凤拨〓弦鸣夜永,直疑人在浔阳。
轻云薄雾隔新妆。
但闻儿女语,倏忽变轩昂。
且看金泥花那面,指痕微印红桑。
几多余暖与真香。
移船犹自可,卷箔又何妨。

小学文言文寓言故事哲理

96 《南乡子(自后圃晚步湖上)》 宋·叶梦得

小院雨新晴。
初听黄鹂第一声。
满地绿阴人不到,盈盈。
一点孤花尚有情。
却傍水边行。
叶底跳鱼浪自惊。
日暮小舟何处去,斜横。
冲破波痕久未平。

97 《驻马听》 宋·沈瀛

人都道四者难并。
也由在人心。
烦恼欢喜元无定。
奸峭底自能称停。
你待前面怎那,且随任咱分。
自家有后自未奔。
枉劳人方寸。
眼前推辞怎。
那知他人也心闷。

98 《江神子(侍者请先生赋词自寿)》 宋·辛弃疾

两轮屋角走如梭。
太忙些。
怎禁他。
拟倩何人,天上劝羲娥。

99 《水调歌头(自广中出,过庐陵,赠歌姬段云卿)》 宋·韩玉

有美如花客,容饬尚中州。
玉京杳渺际,与别几经秋。
家在金河堤畔,身寄白苹洲末,南北两悠悠。
休苦话萍梗,清泪已难收。

100 《花自落(寓谒金门)》 宋·张辑

春寂寞。
帘底蕙炉烟薄。
听尽归鸿书怎托。
相思天一角。
象笔鸾笺闲却。
秀句与谁商略。
睡起愁怀何处著。
无风花自落。

* 关于自听的诗词 描写自听的诗词 带有自听的诗词 包含自听的古诗词(30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