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舄的诗词(383首)

81 《游长安诸寺联句·常乐坊赵景公寺·吴画联句》 唐·段成式

惨澹十堵内,吴生纵狂迹。
风云将逼人,神鬼如脱壁。
——段成式
其中龙最怪,张甲方汗栗。

82 《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诸同志三首次本韵》 唐·无可

香花怀道侣,巾立双童。
解印鸳鸿内,抽毫水石中。
履温行烧地,衣赤动霞风。
又似朝天去,诸僧不可同。

83 《奉陪陆使君长源诸公游支硎寺(寺即支公学道处)》 唐·皎然

尝览高逸传,山僧有遗踪。
佐游继雅篇,嘉会何由逢。
尘世即下界,色天当上峰。
春晖遍众草,寒色留高松。
缭绕彩云合,参差绮楼重。
琼葩洒巾,石de清心胸。
灵境若可托,道情知所从。

84 《奉同颜使君真卿清风楼赋得洞庭歌送吴炼师归林屋洞》 唐·皎然

名山洞府到金庭,三十六洞称最灵。
不有古仙启其秘,今日安知灵宝经。
中山炼师栖白云,道成仙秩号元君。

85 《冬末病中作二首》 唐·贯休

冬风吹草木,亦吹我病根。
故人久不来,冷落如丘园。
聃龙与摩诘,吁叹非不闻。
顾惟年少时,未合多忧勤。

86 《别东林后回寄修睦》 唐·齐己

昨夜从香社,辞君出薜萝。
晚来巾上,已觉俗尘多。
远路萦芳草,遥空共白波。
南朝在天末,此去重经过。

87 《自湘中将入蜀留别诸友》 唐·齐己

初随入蜀船,风帆吼过洞庭烟。
七千里路到何处,十二峰云更那边。
巫女暮归林淅沥,巴猿吟断月婵娟。
来年五月峨嵋雪,坐看消融满锦川。

88 《山居雨霁即事》 唐·长孙佐辅

结茅苍岭下,自与喧卑隔。
况值雷雨晴,郊原转岑寂。
出门看反照,绕屋残溜滴。
古路绝人行,荒陂响蝼蝈。

唐诗三百首友情送别

89 《山居雨霁即事》 唐·长孙佐辅

结茅苍岭下,自与喧卑隔。
况值雷雨晴,郊原转岑寂。
出门看反照,绕屋残溜滴。
古路绝人行,荒陂响蝼蝈。

90 《邺民歌》 先秦·佚名

邺有贤令兮为史公。
决漳水兮灌邺旁。
终古兮生稻梁。

诗经长诗写人

91 《夏云峰(歇指调)》 宋·柳永

宴堂深。
轩楹雨,轻压暑气低沈。
花洞彩舟泛斝,坐绕清浔。
楚台风快,湘簟冷、永日披襟。

92 《荔枝香近(歇指·第二)》 宋·周邦彦

夜来寒侵酒席,露微泫。
履初会,香泽方薰。
无端暗雨催人,但怪灯偏帘卷。
回顾,始觉惊鸿去云远。

中秋节赏月思乡

93 《荔枝香近(歇指·第二)》 宋·周邦彦

夜来寒侵酒席,露微泫。
履初会,香泽方薰。
无端暗雨催人,但怪灯偏帘卷。
回顾,始觉惊鸿去云远。

94 《玉楼春》 宋·毛滂

我公两器兼文武。
谈笑岩廊无治古。
红颜绿发已官高,赤绣裳今仲父。
我欲形容无妙语。
颂穆清风须吉甫。
望公聊比泰山云,岁岁年年天下雨。

95 《渔家傲(初创真意亭于南溪,游陟晚归作)》 宋·葛胜仲

岩壑萦回云水窟。
林深路断迷烟客。
茅屋数椽携杖
人寂寂。
侵檐万个琅玕碧。
倦客羁怀清似涤。
更无一点飞埃迹。
溪涨慢流过几席。
寒湜湜。
凫鹥点破琉璃色。

96 《浣溪沙(阳羡上元)》 宋·陈克

桥北桥南新雨晴。
柳边花底暮寒轻。
万家灯火照溪明。
差池官事了,木山彩错市人惊。
街头酒贱唱歌声。

宋词三百首婉约西湖写景抒怀

97 《永遇乐(陪程金溪跃马用其韵)》 宋·赵彦端

杜曲桑麻,灞桥风雪,归梦无路。
马健凌秋,人间玩日,聊用宽迟暮。
摇摇羽扇,翩翩凫,胜处恍疑仙去。
笑相看,风林露草,古来有谁知趣。

饮酒赏花抒情

98 《夜行船(和成都王漕巽泽)》 宋·丘崈

朝天云作路。
长安近、更无程数。
梧竹当年,丝纶奕世,咫尺凤池平渡。
青眼相逢何太暮。
眉黄透、却愁君去。
官事无多,丰年有暇,莫负赏心佳处。

99 《柳梢青(郑宰母生日)》 宋·王炎

葭管风微。
莱衣香软,歌凤将雏。
笑酌流霞,问人何处,别有瑶池。
相将月佩霞裾。
领凫、归朝玉墀。
管取长年,进封大国,稳住清都。

100 《西江月(寿韩宰)》 宋·郭应祥

乐事无过新岁,生辰恰占元宵。
湄湘台下有欢谣。
今尹风流年少。
暂借牛刀凫,宜参豹尾鸡翘。
政成三异合归朝。
拭目天边紫诏。

* 关于舄的诗词 描写舄的诗词 带有舄的诗词 包含舄的古诗词(3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