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舄的诗词(383首)

161 《东岩寺》 宋·雍大椿

精庐隐东山,气象严竹柏。
入门佛画好,晓日明金碧。
向来岩名寺,初不觇遗迹。
隐庵中梁秀,邂逅论夙昔。

162 《夏夜与魏野陈越会宿河亭联句三十韵》 宋·臧奎

雨破畏日沉,月出酷暑歇。
衙中河亭上,静与山不别。
良朋俱远来,文会一何悦。
箕踞巾闲,玩好琴樽列。

163 《贽管竹楼》 宋·赵时韶

天生贤佐福闽州,衮荧煌尚墨头。
司马公留民可活,管夷吾在世何优。
东南人物几华屋,今古乾坤一竹楼。
三万卷书三尺剑,男儿事业要伊周。

164 《登东山》 宋·郑厚

小雨上东山,层层着意看。
寻泉行处僻,就石坐来寒。
归周旦,苍生起谢安。
功能成底事,一抹暮云残。

165 《集仙纳凉》 宋·郑霖

县滩如沸鼎,玄馆足清幽。
竹迳不留暑,莲池先借秋。
学仙师有诀,恋禄我怀羞。
安得双岛,乘风八极游。

166 《水调歌头·伯仲见伊吕》 元·李孝光

伯仲见伊吕,前日补天归。
平生盖世勋业,何用藉群儿。
出领绣衣龙节,入拥绣裳赤,名字在金闺。
磊落正如此,焉学古人为。

167 《和芾斯兄问疾之作》 明·多炡

伏枕残花尽,开门坠叶深。
膏肓竖子策,生死弟兄心。
原上声犹急,池头句可寻。
相怜越庄,不作楚人吟。

168 《壬辰书事赠别钟淑濂张伯任》 明·冯琦

世事亦何常,惨舒递相荡。
今日非昨日,回首一惆怅。
圣人久在宥,君子始用壮。
漫同贾生哭,实恃汉文量。

169 《结交行怀于穀山年伯兼讯侯将军》 明·冯琦

呜呼!结交难结心,无论廊庙及山林。
下里浮沉世事浅,中朝出入人情深。
二十年来与公厚,倒屐倾筐无不有。
亹亹清谈曲席前,沉沉夜酌疏钟后。

170 《送少宗伯东渚杨公还朝》 明·冯惟健

舟楫怀明主,笙歌慰远征。
蒲轮辉泰岱,龙节照淄渑。
日月丹霄迥,蓬莱绛阙曾。
上台旋斗极,东海运鹍鹏。

171 《晦日稍次山谷》 明·林敏

清溪殊险豁,石濑何淙淙。
寻源竟莫测,又复上几重。
行处众壑尽,望中天影空。
于焉倏含景,水木相玲珑。

172 《期宗人林大游华藏海》 明·林敏

行歌接梵筵,偶来松下草芊芊。
也知只在秋云里,潭水溪花到处禅。

173 《张烈妇》 明·陆师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质不泯。
菖蒲九节花,虽死常流芬。
十三学裁衣,十六诵诗书。
十七妇道成,十八为君妻。

174 《玉女潭题赠吏史部恭甫》 明·陆师道

玉阳古洞天,名是神仙宅。
因君地始显,令人思俱逸。
玉冈绕鸾鹄,云庄艺芝术。
修廊俯大观,列卦开玄室。

175 《携具邀诸子重过东村别业六首》 明·马之骏

雾使遥峰失,林催落叶飞。
贫家交马,稚子卧牛衣。
藤喜删无蔓,蔬经摘更肥。
留欢有明烛,坚欲下双扉。
¤

176 《步虚词(二首)》 明·明肃靖王

瑶坛深处磬声微,羽客朝元午夜归。
杳杳三山青鸟过,翩翩双彩凫飞。
岛间月色明珠树,洞里丹光透玉扉。
剑佩几回翔碧落,天风吹冷六铢衣。

177 《宿佩上人房》 明·莫叔明

支公不相马,夜向窗前闲。
酿酒醉佳客,烧灯对灵山。
庖厨竹树下,巾桃花间。
一宿又何意,题诗重愁颜。

178 《送高忏首还越》 明·南洲法师

昔我来吴今五年,青山目断东南天。
越音未改吴音熟,每见乡僧一惘然。
上人何来亦潇洒,才打乡谈便能解。
观光上国及期还,听讲长干前月罢。

179 《周玄初祈晴诗》 明·申屠衡

寥阳之阙天皇居,百灵拱卫群真趋。
羽人神游尻为舆,招摇御气凌空虚。
九关洞启光县珠,绿章封奏人间书。
吴田潦淫三月余,吴淞决防连具区。

180 《遣闷》 明·王廷陈

病起衰颜聊自媚,春深笑口向谁开。
五男不学从渠懒,三径俱荒阻客来。
日展琴书娱潦倒,雨抛巾渍莓苔。
交游物化今余几,倚杖看花首重回。

* 关于舄的诗词 描写舄的诗词 带有舄的诗词 包含舄的古诗词(3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