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色物的诗词(2027首)

741 《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 宋·苏舜钦

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
古今共传惜今夕,况在松江亭上头。
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
不惟人间惜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742 《二鬼》 明·刘基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
,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
肢。
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

743 《白龙窟泛舟寄天台学道者》 唐·常建

夕映翠山深,余晖在龙窟。
扁舟沧浪意,澹澹花影没。
西浮入天色,南望对云阙。
因忆莓苔峰,初阳濯玄发。

744 《感春十三首》 宋·张耒

寒池冬不流,落叶塞泉罅。
东风日夕来,春色到山舍。
杖藜遶东溪,流水清可架。
叠石引之来,潺潺到深夜。

745 《感春十三首》 宋·张耒

夜醉朝未醒,披衣步南堂。
折彼晓树花,嗅此凝露香。
好鸟鸣我林,声如韵风篁。
娟娟屋外杏,顾我如窥墙。

746 《金山行(润州金山寺,寺在江心)》 唐·窦庠

西江中氵霝波四截,涌出一峰青堞土臬。
外如削成中缺裂,阳气发生阴气结。
是时炎天五六月,上有火云下冰雪。

747 《登岳阳楼》 宋·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748 《满庭芳·家缘猛弃》 元·马钰

家缘猛弃,更不疑惑。
辨认阴魂阳魄。
咄出尸虫,屏尽气财酒色。
好事先人后己,做憨憨、有似弥勒。

749 《满庭芳·般般识破》 元·马钰

般般识破,物物难惑。
自然安魂定魄。
视听如聋如瞽,绝尽声色。
身心逍遥自在,没家缘、恩爱系勒。

750 《满庭芳·莫觅东西》 元·谭处端

莫觅东西,休搜南北,玄真只在身中。
万缘齐断,神气始和冲。
只要君心慷慨,慧刀举、劈破昏蒙。
还知否,般般撒手,性命可圆容。

751 《临江仙 梨花》 元·刘秉忠

冰雪肌肤香韵细,月明独倚阑干。
游丝萦惹宿烟环。
东风吹不散,应为护轻寒。
素质不宜添彩色,定知造物非悭。
杏花才思又凋残。
玉容春寂寞,休向雨中看。

752 《秋夜与子充论文退而赋诗一首因简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虚之气随物形,天声地声由此生。
小或簸荡吼河海,大将触搏流风霆。
天轮胶戾神鬼战,地轴挺拔蛟龙争。
圈臼洼污各异奏,彯沙礜石咸齐鸣。

753 《予奉诏总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实与纂修寻以病归》 明·宋濂

忆昔试艺时,年丁二十九。
不谙精与粗,运笔若挥帚。
欲尽王霸言,自寅直窥酉。
于时有操君,许子乃其友。

754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清·梁启超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
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

755 《忆山送人》 宋·苏洵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756 《题画》 明·李东阳

风林不定惊枝袅,上有修翎两山鸟。
溪边独鹭短丝垂,影落晴波秋渺渺。
鸳鸯鸂鶒似争春,锦毛绣翼相鲜新。
寒乌数点寂相背,颇学山翁避贵人。

757 《四禽图》 明·李东阳

樛枝老树幽岩里,山鹧双栖掉长尾。
高鸣俯搦势不停,似向春风矜爪嘴。
山头锦鸡金作冠,身披五采成斑斓。
远从红日霁时见,更向碧山深处看。

758 《上广东漕使黄郎中》 宋·曾丰

公生京京,其器不盈。
公生裕裕,其色不矜。
不矜不盈,不与时争。
不盈不矜,不与物撄。
不撄不争,神观天清。
不争不撄,体气地宁。

759 《鹧鸪天 题顾氏景筠堂 明词综卷一》 元·高明

绿玉参差傍短楹。
高堂清梦已冥冥。
满枝只带湘灵点,一曲空听秦凤鸣。
天莫问,物多情。
此君潇洒若平生。
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

760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 清·吴伟业

寒潮冲废垒,火云烧赤冈。
四月到金陵,十日行大航。
平生游宦地,踪迹都遗忘。
道遇一园叟,问我来何方。

* 关于色物的诗词 描写色物的诗词 带有色物的诗词 包含色物的古诗词(202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