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茅家的诗词[唐代](175首)

81 《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 唐·戴叔伦

淮汴初丧乱,蒋山烽火起。
与君随亲族,奔迸辞故里。
京口附商客,海门正狂风。
忧心不敢住,夜发惊浪中。

82 《送顾非熊秀才归丹阳》 唐·王建

江城柳色海门烟,欲到茅山始下船。
知道君家当瀑布,菖蒲潭在草堂前。

83 《题邻居》 唐·于鹄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友情生活

84 《送李明府归别业》 唐·于鹄

寄家丹水边,归去种春田。
白发无知己,空山又一年。
鹿裘长酒气,茅屋有茶烟。
亦拟辞人世,何溪有瀑泉。

85 《寻李逸人旧居》 唐·于鹄

旧隐松林下,冲泉入两涯。
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
茅屋长黄菌,槿篱生白花。
幽坟无处访,恐是入烟霞。

86 《送李明府归别业》 唐·于鹄

寄家丹水边,归去种春田。
白发无知己,空山又一年。
鹿裘长酒气,茅屋有茶烟。
亦拟辞人世,何溪有瀑泉。

87 《寻李逸人旧居》 唐·于鹄

旧隐松林下,冲泉入两涯。
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
茅屋长黄菌,槿篱生白花。
幽坟无处访,恐是入烟霞。

夏天写山

88 《浩歌》 唐·权德舆

杖策出蓬荜,浩歌秋兴长。
北风吹荷衣,萧飒景气凉。
通逵抵山郭,里巷连湖光。
孤云净远峰,绿水溢芳塘。

89 《浩歌》 唐·权德舆

杖策出蓬荜,浩歌秋兴长。
北风吹荷衣,萧飒景气凉。
通逵抵山郭,里巷连湖光。
孤云净远峰,绿水溢芳塘。

春节思乡

90 《寄崔二十六立之》 唐·韩愈

西城员外丞,心迹两屈奇。
往岁战词赋,不将势力随。
下驴入省门,左右惊纷披。
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罴。

91 《寄崔二十六立之》 唐·韩愈

西城员外丞,心迹两屈奇。
往岁战词赋,不将势力随。
下驴入省门,左右惊纷披。
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罴。

92 《送张道士》 唐·韩愈

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
况当营都邑,杞梓用不疑。
张侯嵩高来,面有熊豹姿。
开口论利害,剑锋白差差。

93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唐·刘禹锡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写画想象

94 《羁旅行》 唐·张籍

远客出门行路难,停车敛策在门端。
荒城无人霜满路,野火烧桥不得度。
寒虫入窟鸟归巢,僮仆问我谁家去。

95 《送韩侍御归山》 唐·张籍

闻君久卧在云间,为佐嫖姚未得还。
新结茅庐招隐逸,独骑骢马入深山。
九灵洞口行应到,五粒松枝醉亦攀。
明日珂声出城去,家僮不复扫柴关。

唐诗三百首怀古宫怨

96 《太白老人》 唐·张籍

日观东峰幽客住,竹巾藤带亦逢迎。
暗修黄箓无人见,深种胡麻共犬行。
洞里仙家常独往,壶中灵药自为名。
春泉四面绕茅屋,日日唯闻杵臼声。

97 《冰柱》 唐·刘叉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
骚然县宇,土崩水溃。
畹中无熟谷,垄上无桑麻。
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

98 《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次用本韵)》 唐·元稹

我自离乡久,君那度岭频。
一杯魂惨澹,万里路艰辛。
江馆连沙市,泷船泊水滨。
骑田回北顾,铜柱指南邻。

99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 唐·元稹

茅檐屋舍竹篱州,虎怕偏蹄蛇两头。
暗蛊有时迷酒影,浮尘向日似波流。
沙含水弩多伤骨,田仰畬刀少用牛。

100 《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 唐·白居易

元圣生乘运,忠贤出应期。
还将稽古力,助立太平基。
土控吴兼越,州连歙与池。
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 关于茅家的诗词 描写茅家的诗词 带有茅家的诗词 包含茅家的古诗词[唐代](1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