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茅家的诗词[宋代](627首)

421 《永兄作灵照寺墨梅雨纸殊佳仍书二绝其上以为》 宋·李石

不干老眼眩生花,自是诗人醉墨斜。
从此绛州烟水窟,竹篱茅舍子真家。

422 《赠襄阳帅吴彦猷》 宋·王之望

令威千岁归,城郭尚如故。
我今还故乡,陵谷亦易处。
荆榛荒旧蹊,溪壑改新路。
城中十万家,碧瓦生烟雾。

423 《钟鼓山间久雨二绝》 宋·王之望

高林缥缈强可见,茅屋半山烟雨昏。
谁家一幅鹅溪绢,古画犹存水墨痕。

424 《送贾可封随郭帅还西城三十韵》 宋·王之望

岘山之阳汉江浦,黄花九月迷村坞。
故人船上初识君,白酒黄鸡对樽俎。
坐中意气最相亲,便许论交输肺腑。
君时方壮我尚少,杯酒相逢各豪举。

425 《谢翁子履子进惠诗二首》 宋·曾协

偶结茅茨一水湄,便从佳士得心期。
可堪大老留青眼,更向诸郎识白眉。
骥足方求千里附,豹文先许一斑窥。
鹤鸣子和君家事,此乐外人那得知。

426 《送宇文德济解绵竹丞》 宋·李流谦

陋哉纨绮习,染人甚脂膏。
倾五湖三江,未易濯秽臊。
冰霜竹林游,粪土戎与涛。
富贵比贫贱,所去宁一毛。

427 《袁季海别驾以所藏灵壁石诗轴见示为此篇》 宋·李流谦

诸天享备福,宫殿常随之。
骄王擅雄富,钟鼓具不移。
巨细无实相,一种生幻师。
君家数尺峰,央处供娱嬉。

428 《访李国器於包山同登寺后山庵》 宋·楼钥

访客包家山,相与登层颠。
嶙峋巨石中,屈曲扶栏干。
夜来雨初过,石罅时涓涓。
轻舆到冈头,大江横吾前。

429 《史文惠王挽词》 宋·楼钥

八行源充远,三师庆系遥。
枢庭先附凤,相国荐簪貂。
感会逢千载,荣华冠四朝。
甘盘称旧学,绮季簉储寮。

430 《宇文枢密借示范宽春山图妙绝一时以诗送还》 宋·楼钥

范生本以宽得名,不学关仝与李成。
笔端自出一机杼,理通神会真其能。
横披小轴屡到眼,颇亦时能辨真赝。
未见弘大如公藏,茂树乔山春烂漫。

431 《曾吏部寿诗集老杜句》 宋·楼钥

刺史诸侯贵,春城海水边。
层城临媚景,水合数百源。
山色佳有余,云门吼瀑泉。
游山忆谢公,频游任履穿。

432 《国仲观迁居尹隩访别》 宋·楼钥

晚年来定一枝巢,到处盖头无把茅。
又欲浮家过尹隩,何殊乐道向莘郊。
君今去此难招隐,老更从谁可定交。
见说衡门临野水,秋深容我去推敲。

433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 宋·赵蕃

既雨得晴晴亦佳,筍舆终日度咿哑。
蒙笼篁竹四三里,仿佛茅茨三五家。
邻舍相闻亦鸡犬,田畴随事有桑麻。
居夷何陋惭君子,不尔辞官学种畲。

434 《怀成父》 宋·赵蕃

竹里人家茅舍烟,竹篱崩缺涧鸣泉。
几声啼鸟隔林唤,两树桃花相对然。
古路经行斜更直,好山迎我后仍前。
暂谋坐睡还成觉,春草池塘思惠连。

435 《城下道中二首》 宋·赵蕃

瓦室人家茅屋边,瓦囷亦与草囷连。
池塘过雨尚浮浊,杨柳新栽已带烟。

436 《寒栖馆》 宋·赵蕃

畦资搰搰功,爨藉丁丁力。
但取茅盖头,不嗟家立壁。

437 《寄施进之》 宋·赵蕃

我游尖峰回,一步成数憩。
仰攀松夭矫,俯睨石贔屭。
路穷入平野,飞鸟迎决眦。
庐舍半茅瓦,阡陌相栉比。

438 《子进游怀玉山度必有诗未辱寄来作诗索之》 宋·赵蕃

秋日清且美,于游也固宜。
迨今冬已仲,墐户惟其时。
若人兴公家,嗜好夙有诗。
几谭岩壑间,尘落不自知。

439 《比作诗从成父索不老泉并简子进昆仲今日成父》 宋·赵蕃

闲居顾合亲杯勺,醉后无人怪疎略。
所嗟故旧不可同,往往茅斋成独酌。
儿曹痴疾故我问,问我嗜此有何乐。
那知是乡疆场宽。

440 《成父以子进酿法为酒酒成许分贶趣之以诗并呈》 宋·赵蕃

苏仙尽饮不满勺,平生愿求酒方略。
空山松桂不使间,必使捐糜效斟酌。
自言坐客有酣适,已虽独醒同醉乐。
是心可以付调元,叹息乡来湖海著。

* 关于茅家的诗词 描写茅家的诗词 带有茅家的诗词 包含茅家的古诗词[宋代](62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