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藜杖的诗词[宋代](649首)
301
《魏侯故城》 宋·袁藏云
独向条阳翠霭行,杖藜徐步怆吟情。
长河漫有怀山迹,故国空传让畔名。
远树半遮干木庙,断云犹锁魏侯城。
可怜列土繁华地,只是寥寥作钓耕。
302
《水西寺》 宋·曾子公
杖藜出郭一水近,石磴古路穿松筠。
万仞绝壁倚天末,八节惊滩当寺门。
泉声飞下锦绣谷,殿影插入玻璃盆。
宣州水西天下胜,阆州城南亦何云。
303
《石仙观》 宋·张汉彦
苍崖如壁立,神仙好岩居。
杖藜往佳招,还与胜境俱。
寻幽憩真馆,访古得遗书。
傍有千寻木,中藏蝉蜕躯。
304
《题可山梅花岩》 宋·张炜
高人深欲买山居,常办栽梅养鹤图。
喜有名园邻水月,不妨清梦忆江湖。
羲之坦腹应相爱,和靖掀髯足自娱。
旦夕杖藜须践约,锦囊先束付奚奴。
305
《重游大涤洞天》 宋·张蕴
涧水冷冷石发新,松花香靓翠崖深。
云生不没仙人迹,丹化犹啼捣药禽。
洗眼人多求圣水,醒心吾独爱清音。
杖藜更欲过新洞,无柰春空又作阴。
306
《月泉纪游》 宋·张蕴
小春霜琮晓,閒访古招提。
何岁斋鱼废,初弦顾兔迷。
先民堂上像,寓客柱间题。
僧户蜂分小,山形虎穴低,松青江庙北,竹老野桥西。
亲汲卿煎茗,深登信杖藜。
琴师年九址,相见手重携。
308
《赠刘道士》 宋·赵汝回
竹岩鸟啼云影闲,此是玉帝藏书山。
他峰叶尽一霜后,仙洞春如三月间。
白须道人年八十,指予漈路从溪入。
靸著芒鞋不杖藜,啸泉归去衣裳湿。
309
《林处士幽居》 宋·郑昂
山篱短短径斜斜,屋子三间竹半遮。
岁馑无僧供菜把,天寒有鹤守梅花。
武陵流水非秦世,姑孰青山落谢家。
共约春晴草芽动,杖藜携酒踏晴沙。
310
《题夹漈草堂》 宋·郑侨
杪秋寻远山,幽怀郁冲冲。
草堂跨层崖,夕阳山影空。
高人辞天禄,结交杖藜翁。
游氛暗九土,岁晚余曷从。
泠泠夹漈水,谡谡长松风。
思之不可见,泪落秋云中。
311
《游洋州崇法院》 宋·郑郧
晓色熹微麦陇间,杖藜徐步扣禅关。
两浇水足东西堰,一抹云收南北田。
仕路驰驱惊岁晚,僧寮燕坐觉身閒。
故园早办归来计,莫待星霜满鬓斑。
312
《游虞山兴福寺》 宋·周才
兴福相传古道场,杖藜乘兴访支郎。
案翻梵贝烟消篆,院寂棋声日转廊。
玉版参师多古意,石梅问讯几时香。
禅家识得诗风味,清供杯茶熟煮汤。
313
《冬夜读书无油歌》 宋·朱复之
君不见莱公酣歌彻清晓,银蜡成堆烧不了。
又不见齐奴帐下环佳人,平生爨蜡不爨薪。
南园花蜂巧心计,祗为渠侬照珠翠。
生憎诗客太酸寒,略不分光到文字。
314
《浣溪沙》 宋·苏轼
麻叶层层苘叶光。
谁家煮蚕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316
《山村五绝》 宋·苏轼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
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烟雨濛濛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318
《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 宋·苏轼
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
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
(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夜半见日事。
山不甚高,而夜见日,此可异也。
319
《和陶贫士七首》 宋·苏轼
老詹亦白发,相对垂霜蓬。
赋诗殊有味,涉世非所工。
杖藜山谷间,状类渤海龚。
半道要我饮,意与王弘同。
有酒我自至,不须遣庞通。
门生与儿子,杖屦聊相从。
320
《西斋》 宋·苏轼
西斋深且明,中有六尺床。
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
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
褰衣竹风下,穆然濯微凉。
* 关于藜杖的诗词 描写藜杖的诗词 带有藜杖的诗词 包含藜杖的古诗词[宋代](649首)